產業分析:企業e-Learning應用模式面臨新考驗
越來越多已經實施e-Learning企業的培訓主管開始抱怨e-Learning的實際效果并非象當初想象那樣好,擺在培訓主管面前的e-Learning系統越來越像一套裝載著大量多媒體電子書的數字圖書館,應用效果與實施前的期望值相差甚遠。更多欲實施e-Learning的企業也開始佇足觀望,并以懷疑的眼光開始重新審視e-Learning。除了眾多e-Learning廠商夸大其效的鼓吹因素之外,我們挖掘了更深層次的原因。
通過研究發現,現有的主流e-Learning應用模式(平臺+課程內容)與企業教育培訓需求之間的差距是影響企業e-Learning應用效果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企業中員工學習模式與e-Learning在企業中的應用級別我們就能夠清晰看到這種差距。
首先,是學習模式的問題。我們知道,學習模式分為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兩種。所謂正式學習就是員工參加有時間、地點、學習目標的正式培訓,通過正式培訓學習特定知識技能。所謂非正式學習就是員工在工作中隨時隨地學習需要的知識。美國e-Learning大師Jay Cross的調查顯示員工80%的知識技能來源于非正式學習,正式通過學習而獲得的知識技能的只有20%。了解兩種學習模式后再看看e-Learning在企業中的應用級別,e-Learning在企業大致可分為企業與部門兩個應用級別,企業級主要指e-Learning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它已經成為企業知識管理和人力資本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這個層面上e-Learning并不只是對應在培訓部門上,它對應著整個企業。所謂部門級主要指e-Learning做為企業培訓職能措施,主要功能是幫助企業培訓職能來完成培訓的任務和目標。學習模式與應用級別是對應的關系,非正式學習對應著e-Learning企業級應用,正式學習對應著e-Learning部門級應用。從發展的角度來看,e-Learning應該首先從滿足培訓業務的部門級應用發展到滿足企業戰略發展要求的企業級應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e-Learning已經處于企業級應用階段,而我國雖然企業發展很快,IT技術的應用普及也很快,但在企業的培訓職能的健全、知識管理的普及、企業文化的建設等綜合管理方面仍有相當大差距,因此,e-Learning在我國仍處在主要解決培訓問題的部門應用階段。問題的關鍵在于兩種學習模式或應用級別的e-Learning體系架構是完全不同的,當前各家廠商所提供的e-Learning系統主要是支持非正式學習的。很多企業培訓主管最初是本著解決企業培訓問題的初衷選購和實施e-Learning,但最終實施的都是支持非正式學習的企業級別e-Learning系統。這樣的系統用于培訓業務,必然會出現很多問題。通過下表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體系的不同之處.
以上我們看到兩種e-Learning學習模式和兩種應用級別的差別,企業在實施e-Learning之前一定要看清這些差別,認清實施e-Learning的短期、中期以及長期目標。應該特別注意,滿足正式學習與滿足非正式學習對學習管理系統的要求是不同的,適用于正式學習的學習管理系統強調專家角色、培訓內容再設計、學習效果評估等功能;適用非正式學習的學習管理系統則強調對課程內容的管理、符合標準、技術性等方面。綜上所述,當前企業e-Learning應用主要問題在于企業試圖在一個支持非正式學習的e-Learning環境中,來試圖達到員工正式學習的目標。我們希望廠商與企業都能看清這些問題,同時希望平臺廠商能夠在產品中融入支持多種學習模式的功能,以滿足企業多方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