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提出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學分認定和學分管理制度創新。而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明確表示,發揮高校的自主性,探索建立高校內部或高校之間具備考核標準的在線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機制。
通信生活報,此前文章“在線教育線下功利性仍是痛點”指出,目前,在線教育對用戶來說,最大的驅動力是升學和就業,如何滿足用戶的剛需,成為在線教育結構眼下競拼的痛點。據騰訊發布《K12在線教育市場分析報告》報告指出,K12人群總數約為2.83億,目前僅18%接觸過在線教育,未來中小學的課外輔導將有更多的觸網可能。
今年1-4月在線教育融資榜單顯示,K12成為絕對主力,將2014年K12激戰進行了跨年演繹。一起作業網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貝斯特教育5250萬美元A輪融資,猿題庫6000萬美元D輪融資,跟誰學5000萬美元A輪融資,清大世紀4900萬美元,小站教育2900萬美元B輪融資,阿凡題1800萬美元A輪融資,輕輕家教1500萬美元B輪融資,美術寶3000萬A輪融資,易題庫A輪千萬融資。
有分析認為,在現有教育制度下,孩子成績好才是硬道理,輔導成了K12不可或缺的風景線,也是在線教育激戰的原動力。從現有趨勢判斷,2015年在線教育K12領域仍然會是熱門領域。
365好老師創始人CEO王偉寧博士在接受《通信生活報》采訪時表示,在線教育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與傳統教育結合,如應試教育下升學等問題。實現線與線下結合,要解決視頻、交互等流暢問題,如何實現興趣化的教學等難題。
尚德教育機構副總裁鮑云帆對通信生活報表示,在線教育平臺有一個缺點,就是學生通過率還是相對比較低,如何將互聯網教育與傳統的就業結合,也是當前一個難點。
一位教育界人士對通信生活報表示,目前的在線教育仍是功利教育。盡管培訓結構遍地開花,但是無論是線上還是下線,但是都圍繞著應試教育的考試與形形色色的就業“證書”展開。如果K12教育不能就傳統機構(官方教學)結合,家長參與性就低。如果各種職業教育不能獲取國家承認的“證書”,就很難推動。而在線開放課程學分認定,則有望打開長期制約在線教育的瓶頸。
了解最新教育動態,如何提升教育效果,如何運營教育網校,教育同行交流……歡迎點擊標題下方微學云平臺,查看并訂閱“微學云平臺”公眾號,或掃文章下方的二維碼。微學云平臺精選最有價值的教育資訊,每日按主題為您推送,節約您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