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也有軟肋 到家服務將優化生態
教育,這個似乎最不可能被互聯網顛覆的產業,正在面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全新變革和挑戰。
近日,杭州市民郭家佳手機APP上收到了一條短信,說他幾天前報的托福強化班已預約成功,很快就可以上課了。令他驚喜的是,這個原本在培訓班要掏上千元的課程,他將能免費在手機端上聽課。
“沒有互聯網,估計咱們怎么也不可能有這好處吧?雖然不知道課程質量怎么樣,但還是值得先試試再說?!惫壬鷮ヂ摼W公司提供的這頓免費午餐躍躍欲試,充滿憧憬
然而好戲還在后頭。更令郭家佳高興的是,這家在線教育服務商表示,如果學員對在線教育不滿意或有更高的服務要求,除了可到當地教育培訓分校面授,老師亦可根據情況上門到家進行“面對面”授課。
市場井噴,移動教育APP漸成為主流模式
從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不僅涵蓋了從早教、K12教育、大學教育、職業培訓等,而且涉及了口語培訓、創業、汽車修理等許多細分行業,儼然無所不進,發展迅猛。
《中國在線教育新趨勢調查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在線教育年增長率超過線下教育14倍,其市場規模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2015年在線教育產業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占整體市場的四成。申銀萬國發布的《互聯網教育行業深度報告》則顯示,未來五年內,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將達7000億元,而互聯網化的教育市場將達到4000億元。而騰訊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的K12人群總數大約為2.83億,但目前只有18%接觸過在線教育,這也意味著在線教育巨大的市場潛力。
巨大的市場潛力,讓風投資本十分看好在線教育,熱錢涌入。相關機構統計,2014年在線教育領域融資金額高達44億元。由于BAT的進入,智能手機以及4G網絡的普及,在線教育APP成為流行行業的“神器”。 目前PC雖然是在線教育最頻繁使用的工具,但在線教育已逐漸平移到手機移動端,很多手機用戶都下載了大量的教育類APP,他們看中的是教育APP靈活、操作性強、隨時隨地、互動性強等優勢。根據APP STORE數據統計,教育類APP在2015年3月已超過7萬個,占據應用商店中應用類型第二位,占比超過10%,僅次于游戲類應用。而來自友盟的一份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教育學習領域APP 增速迅猛,一線城市用戶量的全年增幅達到90.7%,二線城市用戶量也達到了68.75%,三線及以下也占據了39.01%。
在線教育也有軟肋,到家服務“填缺補漏”
正如一枚錢幣的兩面,在線教育行業繁華喧囂的背后,則面臨著盈利模式不成熟、同質化日趨嚴重、自身發展模式困難等窘境,部分企業忽起忽落。一份來自芥末堆的新聞,稱在其記錄入檔的600家公司中,有十分之一的企業已從行業競爭混戰中消失。這引起了業內的反思。
雖然目前在線教育看起來如火如荼,但不少公司根本沒有清晰的商業盈利模式。當前在線教育企業,要么做平臺,要么做內容,商業模式都相對較為簡單,主要是平臺分成、廣告費和課程費用三種類型。簡而言之,只是將傳統線下教育的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景搬到了線上,并沒有從根本上升華網絡教育的魅力、做足在線教育的特色并充分凸顯其作用。行業人士也指出,現階段大量的線下教育服務商,僅依靠線上電商模式來拓展在線教育服務,而這樣的模式并沒有改變傳統教育盈利模式,同時面對不同生員在線如何收費、收費多少也成了制約在線教育的一個瓶頸。
更為關鍵的是,在線教育能取代面對面教育嗎?在線教育能夠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但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教育。當前,有些在線教育過度關注技術而忽視課程本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視與培養。這其實是在線教育發展的一個誤區,因此也需現場“面對面”的教育。大體上講,教育有三個本質,分別是人的品格教育、智慧教育和社交能力教育。在線教育之所以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教育,原因就在于在線教育無法完成對人的品格、智慧和社交能力的教育,亦無法完全代替手把手、貼身親切乃至一對一的面授?,F在大量通過教育APP讀書考證還不太現實。最突出的問題是,沒有經過現場專業的老師輔導指教,也沒有現場教學模具的輔教,讓不少學員對教育APP感覺不踏實,存有不信任感。尤其是早教、K12教育等低年齡段的在線教育,更對在線教育有所生疏有所不適應,更希望老師的當面輔導。因此 如何讓在線教育本地化落地,讓學員與老師面對面的接觸,是進一步做大做強在線教育的一個未來保證。
而今O2O到家服務模式的興起,或將有力打破虛實界線、把學員、教師真正連接在一起,實現教育培訓線上(咨詢指導)線下(指到線下教學點、體驗店學習面授)的全閉環教育,更為重要變化的是,教育人員也將從以往長期以來的坐?;蛞曨l亮相等模式逐步開放到到家就教、到家服務,這或將是我國教育史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意義深遠重大??梢哉f,O2O到家服務模式將給教育APP“空中加油”,為教育APP注入一股強大活流。
教育行業在經歷了熱炒在線教育概念之后,已經開始趨于務實。與起初的大談概念不同,大家開始更多的思考如何將技術融合在教育中,如何進行線上與線下的互動融合。
“如果你是純互聯網產品,完全技術性的東西,如果沒法和線下結合,價值是不大的。要么幫線下提供一些支持,要么能夠給線下和用戶帶來價值?!?學大教育CEO金鑫認為,“線上線下融合并不僅僅發生在K12領域,未來成人培訓領域亦如此?!?br />
在線下機構通過網校、移動端等方式向線上遷移的同時,愈來愈多的此前僅有線上產品的教育機構也開始通過設立線下教學點、創建體驗店等方式將服務延展到線下。2014年11月,滬江網位于上海地鐵2號線金科路站的第一家線下教育體驗店正式對外開放。滬江網通過與愛知書店合作的方式,已在上海地區共開設了約15家體驗店。2014年8月,51Talk北京CBD國貿體驗店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已在北京、蘇州、天津、成都等城市開設了共計20家線下體驗店。值得注意的是,隨著O2O到家服務模式的興起,無論是滬江網還是51Talk,均嘗試為一些尚須結合面授、付費能力較強的中高端學員派上上門服務的老師。學員只需在手機App下個訂單,自己熟悉喜歡的老師就可預約到家服務,上門授課。如此,許多被閑置的傳統教育服務資源亦可被充分調度、優化和分配使用,從而全面充分激活社會上的線上線下教育資源,實現共贏。
O2O到家服務將是最優的在線教育生態
隨著在線教育泡沫論的產生,在線教育亦被廣受爭議,與此同時,O2O模式卻被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網撰寫的《在線教育前景與熱點分析報告》顯示,O2O被視為在線教育領域最被看好的商業形式。但在O2O被普遍看好的情況下,也存在著另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觀點。 學大教育CEO金鑫認為,雖然教育O2O模式受到熱棒,但目前大多數O2O模式只是初級1.0的模式,未來O2O到家服務的生態系統才是在線教育的最優產品。
可以看出,一個透明開放、持續進化、具有整合能力的生態系統,確實給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模式,但未來O2O到家服務生態系統是否會成為在線教育未來的新突破口,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不可否認,目前生態系統確實是每個企業努力發展的方向,希望它越走越好。業內普遍認為,有高品質內容、多元化經營、與獨樹一幟的實體實人服務結合的在線教育公司將會在2015年勝出,而這將是教育APP到家服務,顛覆在線教育模式。
(來源:搜狐媒體平臺)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