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今年教師節前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修訂評價標準,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我國的教師“晉升之路”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時間引發輿論熱議。
教育,國之重器。中小學生教師更是對學生影響深遠,對社會作用巨大。為提高教育品質,很多國家都格外重視對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和考核,目的在與讓師者在傳道、授業、解惑這條路上更游刃有余,讓知識和能力的薪火代代相傳。在教師節來臨之際,一起去看看國外老師的“晉升之路”怎么走?
(一)嚴格劃定硬指標
“我給葡文老師評分最高,因為他總有無數的知識教我們,課上知識點雖多,但我都聽得特別明白;給數學老師的一項評分稍低,因為他老遲到,”這是巴西PH中學的學生萊昂納多在學期末為任課老師的評分。
在巴西,學生給老師評分是教師職業等級評定的一個程序。巴西教育部官員達尼洛?阿爾梅達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說,巴西中小學教師的任免、培訓和晉升一般依據公共等級考試、已獲學歷、職業再培訓證書、工作能力等。
與許多中學一樣,PH中學要求學生們每年為任課教師評分的項目包括教學水平、與學生溝通狀況、個人行為操守等。該校新聞發言人保羅?費雷拉說,學生給老師的評價還包括“口碑”部分,即由教導處收集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印象,供教師評級時參考。
在美國,教師評估制度屬于地方法律范疇。以紐約州為例,那里現行的教師評估制度是全美最嚴格的評估制度之一。全州所有公立學校每年都要對教師進行一次綜合評估。連續兩年不合格的教師將被解聘。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紐約州政府對教師評估辦法和監管措施都作出了嚴格規定。評估由校方和獨立評估機構負責,不僅要對教師進行多項綜合評估,而且要求至少有一次評估是在教學現場進行秘密觀察。評估還將參考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意見。所有評估結果都將交教育局審核,以確保嚴格執行評估標準。如果教育局發現評估過程中有違規行為,有權采取修正措施,甚至可以要求由獨立的評估機構重新評估。
而在日本,各地方教育委員會每年一度對在校教職工進行考核,審評結果分S、A、B、C、D五個級別。教育委員會每年發放“教職工業績評價書”,其評價內容涵蓋學習指導、生活指導、學校運作和特別活動四大方面,每個方面又要從能力、態度和實際成績三個角度進行考察。副校長和教導主任根據教師一年內的工作表現進行初次考核,在此基礎上校長進行再次考核。市級和區級教育委員會也會根據學校考核內容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價。
(二)多元化考核標準
在教師業績的評判中,許多國家認為學生成績和教師的論文不是唯一標準。例如為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熱情,日本文部科學省自2006年起設立優秀教職工獎項,由文部科學大臣直接進行表彰。值得注意的是,文部科學省進行審評時將“實踐活動”視為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指導學習、升學和就業咨詢、體育、保健、飲食、社團活動、國際交流和事務性工作等各個方面。
在日本,一個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備課和講課,還包括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社團活動,以及與學生一對一談心等。
秋田縣縣立高中教師須田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說:“作為弓道部社團活動(注:弓道部是以練習射術為活動內容的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看著學生們每天拼命地練習,不斷挑戰極限,以及比賽結束后激動地相擁而泣,我也不斷地成長。作為班主任,我帶領學生積極籌辦文化節活動,連續兩年在學校文化節活動中獲得最優秀班級稱號。對于選擇高中畢業就工作的學生,我會直言不諱地提醒他們,到了社會上你將會面臨什么考驗。”
在論文方面,日本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論文的形式對自己的工作和學術經驗進行總結,但文部科學省、教育委員會及中小學均沒有就在校教職工發表學術論文進行明文規定。
同樣在美國紐約州,根據評估制度,對教師的評估內容包括學生成績和教學活動兩大部分。其中,學生成績占40%,教學活動占60%。評估結論分為:優秀、合格、有待改進和不合格4個等級。
(三)再培訓為未來護航
為確保教師水平,不少國家的教育部門提供各類教育項目和培訓,為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在新西蘭,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首先要參加職前教育。各大學和教育機構提供從早教到中小學教育的培訓課程,申請者必須滿足大學和相關教育機構的入學條件。一般而言,小學教師需接受3年培訓,中學教師為4年,其間有為期不等的實習期,多為8到10周。
完成“臨時注冊”后,新教師在工作期間需要以有經驗的“完全注冊”教師作為導師,這也是申請“完全注冊”的重要條件。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傳幫帶”,新西蘭教育部門對這類指導制定了嚴格的規定,比如導師有義務示范并協助新教師的教學工作,幫助新教師了解學生、解決專業教學問題;導師有權力監督新教師的表現,對新教師的水平做出評估等。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要求,新西蘭教育機構還要求申請延續注冊資格的教師參加相應的教學更新課程。在接受職前教育滿6年后,教師如想再次申請更新注冊,必須到大學或職業機構完成相關課程,包括新教學大綱和職業操守等內容。
在巴西,教育部有一整套針對基礎教育教師的再培訓政策,包括通過與州、市政府合作進行的國家基礎教育教師培訓,以及與公立大學合作提供高等級別的遠程教育,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對后者享有優先權。
巴西教育部官員阿爾梅達說,教師接受的培訓越多,他們能夠給予的教育內容就越廣,提高整體教師隊伍的素質才能保證教育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