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證恒生的統計顯示,50家主營業務為教育相關的新三板企業中報業績表現亮眼。從財務數據上看,總計實現營業收入22.49億元,其中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凈利潤總額達3.75億元,近七成的企業實現盈利,其中8家企業凈利潤超過1000萬元。
在當前海外資本市場遇冷及A股高財務門檻與IPO停擺的背景下,新三板成了教育類企業“插班”資本市場的重要途徑。幸運的是,隨著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報披露工作的收官,教育類企業交出的“期中成績單”整體靚麗,凈利潤增幅頗為可觀。
與此同時,在“互聯網+”的催化下,在線教育引來了各路資本競逐,成為新三板教育類公司在這一領域持續發力的堅實靠山。而得益于國家政策、市場剛性需求以及互聯網技術這三大核心要素的推動,職業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近七成企業實現盈利
廣證恒生的統計顯示,50家主營業務為教育相關的新三板企業中報業績表現亮眼。從財務數據上看,總計實現營業收入22.49億元,其中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凈利潤總額達3.75億元,近七成的企業實現盈利,其中8家企業凈利潤超過1000萬元。
盈利能力方面,2015年上半年教育企業中凈資產收益率(加權)超過20%的有10家,贏鼎科技、必由學、分豆教育3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超過50%。其中,贏鼎科技是唯一一家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00%的企業,以105.75%的凈資產收益率位居榜首。
廣證恒生新三板教育行業研究員肖超稱,目前新三板教育行業公司的商業模式大概可分為四類,分別是教育培訓類、教輔內容出版類、教育設備類以及教育技術支持類。
作為教育技術支持類的代表公司,分豆教育是新三板少數幾家專業從事云智能教育系統研發及服務的掛牌企業。
“商務模式創新,細分市場定位、客戶對象和產品,通過特定戰略合作伙伴將不同類型產品銷售到終端用戶,減少了直銷環節,削減了銷售成本,使得凈利潤提升。”分豆教育在解釋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時稱。
事實上,新三板教育企業的自身創新也引來了資本市場的熱情擁抱。從事教育培訓類的華圖教育“期中成績單”也十分優異。數據顯示,上半年華圖教育以6.92億元的營業收入和1.53億元的凈利潤成為新三板教育行業最賺錢的公司。“華圖現在控股、參股的企業有十幾個,合起來是華圖產業的布局。”華圖教育董事長易定宏說,“下一步會加強投資工作,從天使到VC及PE都會介入。”
持續探路在線教育
值得一提的還有此前廣泛關注的在線教育。統計數據顯示,在已披露半年報的新三板教育公司里,有10家公司從事與在線教育有關的業務,華博教育更是把在線教育服務作為其主營業務。
計世資訊日前發布的《2015年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824.9億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965.2億元。另據騰訊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的K12(國際上對基礎教育的簡稱)人群總數大約為2.83億,但目前只有18%接觸過在線教育,這也意味著在線教育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華博教育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25萬元,同比增長34.52%;歸屬于掛牌公司的凈利潤26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01%。相關分析顯示,公司的經營在行業覆蓋、客戶類型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終端學員人數同比增長,從而帶動公司整體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
不過,盡管在線教育領域的市場前景如此巨大,但由于存在產品技術不成熟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瓶頸,仍然使得這一方面的業務尚處于摸索階段。
上述廣證恒生人士認為,當前在線教育領域的市場空間很大,資本進入多是目前的熱點所在。但有校內外制度鴻溝存在加上產品的成熟度不夠,因此市場競爭很大。
但肖超仍然看好在線教育領域。“未來在線教育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會逐漸成熟,制度也逐步完善,在線教育市場會得到較好的發展。”他表示。
職業教育付費意愿高
得益于國家政策、市場剛性需求和互聯網技術這三大核心要素的推動,互聯網職業教育市場也同樣迅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在整體互聯網教育市場中的比重是29.8%,僅次于高等教育,規模達到251億元。
從資本市場對于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態度便可以反映出這個領域的火熱程度。無論從融資金額還是融資筆數看,2014年均出現了顯著增加,預計2015年仍將持續。
作為“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服務提供商,聯合永道8月26日發布的中報顯示,公司201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41.66萬元,同比下降19.71%;凈利潤為-706.86萬元。對此,公司稱虧損原因與所處行業存在季節性特征及公司本期研發和渠道拓展成本、費用大幅增加有關。
盡管有部分企業暫時虧損,但業內人士普遍看好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分析人士稱,相較于其他教育領域而言,職業教育用戶參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謀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因此用戶的學習主動性強、付費意愿高,互聯網化的潛力巨大。同時,通過互聯網連接企業和就業者,有利于解決企業和就業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不僅如此,職業教育在政策層面的支撐也在不斷強化。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6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意味著職業教育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職責與使命。今年9月9日,教育部就《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公開征求意見,提出了探索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高校的學分轉移與認定。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為2250萬人和1390萬人,而2020年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目標是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2350萬人和1480萬人,因此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巨大,而且將持續增長。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