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慧科教育研究院發布了2015教育趨勢報告(Utide Vision2015),立足“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以整合多樣化(Integrate the diversity)為主題,從教育服務模式、教學內容、制課方法、學習體驗、大數據技術應用五大方面系統闡述2015教育趨勢。專注于研究新興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慧科教育研究院成立之初所發布的以重新定義學習(Redefine learning)為主題的2014教育趨勢報告(Utide Vision2014)已在多方面得到充分驗證,2015教育趨勢報告再次共享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帶給教育注入的新思路。
趨勢一:學習云服務 Learning Cloud Services
教育正進入到一場基于信息技術的偉大變革中,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教育樣式的不斷變化、教育評價的日益多元,使得傳統的教學服務難以滿足技術快速迭代環境下學習者對知識碎片化、高效、便捷的學習需求。政府、高校、企業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以按需、易擴展的市場化方式接受學習云服務。學習云服務能夠提供更為科學先進的方式、廣闊的渠道,優化配置學習資源,注重導學過程及學習質量,深度挖掘數據信息,滿足教學鏈條中各角色的多樣化需求。云的形態逐步深入學習領域,為社會步入全員學習時代奠定基礎。
趨勢二:知識組裝 Knowledge Orchestration
移動終端的普及、社交平臺的盛行、互聯網群體創造與分享的眾傳知識時代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便捷而多樣,學習內容“泛濫”,知識獲取變得“廉價”。教育內容的價值更多地要體現在從多樣化的數據源包含的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識碎片,并將承載知識點的碎片優化組裝,形成與時俱進的知識體系,通過相應的教學指導,將系統化知識精準傳達給學習者,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趨勢三:敏捷制課 Agile Lecture Capture
在教育智能和學習技術的作用下,碎片化學習對學習資源有著新的需求,由于學習時空的分割、學習媒體的多元化,教學視頻成為“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傳播和共享知識的重要載體。互聯網教育的制課方式需根據課程的內容和容量、呈現平臺、應用程序、應用場景等不同因素使用相應的視頻制課方式,這些都要求制作方式的多樣化和敏捷化,確保知識點以輕便的載體快速呈現的同時,有效控制視頻制作成本,同時滿足大量個人創作視頻課程的需求,讓人人可做課、人人可為師成為可能。
趨勢四:多樣化路徑Learning Path Variety
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統一式教學,學習的泛在性使得自適應學習者的學習路徑呈個性化、非線性的路徑。學習者對于知識獲取的需求和目的都是不同的,每一個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興趣、愛好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學習資源,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使得學習路徑呈現出豐富的多樣性。為滿足學習者各取所需的學習體驗,需要從課程設計、呈現方式、發布渠道、教學平臺等教育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要綜合匹配學習過程的多樣化來構建多層次、多模式、全方位、不同顆粒度的產品和服務。
趨勢五:智慧學習流 Smart Learning Stream
今天,娛樂化傾向與社交化傾向在互聯網行為中日益明顯,大腦在獲取海量信息的同時也能處理多項事務,學習與娛樂行為并行,學習與社交行為并行,互聯網學習時可同時發生看課程、做習題、交互等多種行為,每種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和學習相關的數據,形成多樣化的學習流數據。利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深度探測、關聯和挖掘,對學習者學習習慣、學習興趣、討論焦點、時間關系等顯性和隱性學習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優化學習內容,針對學習者學習特點量身定制課程,智慧地指導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提升學習效率和精準度。
總結:
2015教育趨勢報告(Utide Vision2015)從模式、內容、方法、體驗、技術五大維度與2014教育趨勢報告呼應并進一步延展。學習云服務 (Learning Cloud Services)對應的是教育市場化的升級;知識組裝(Knowledge Orchestration)、敏捷制課(Agile Lecture Capture)均呼應互聯網群體創造與分享的眾傳知識時代對于學習內容動態組裝的個性化、科學化、系統化需求;多樣化路徑(Learning Path Variety)正是從產品和服務的角度滿足線上線下O2O學習及泛在學習的學習體驗;智慧學習流(Smart Learning Stream)是教育智能在多維度并行數據中的更深層次應用,更豐滿地展示了技術的驅動力量。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