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美團大眾點評合并完成 5:5換股 估值170億美金
資本寒冬來臨之際,O2O原有的燒錢模式難以繼續;合并能帶來明顯的邊界效應。
美團和大眾點評已在十一前達成合并協議,董事會層面已批準,雙方股東已于2015年10月6日簽字,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正式完成,新公司估值達到170億美元。

國慶節的最后一天,O2O市場爆出猛料: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已正式完成。今天早間,美團總裁楊俊的朋友圈截圖稱,合并前估值是70+40=110億美元,合并后變成寡頭可以提高估值,160-170億美元也不為過,然后再融資20-30億美金就完美了。
晚間,騰訊科技曝出確切消息: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占據中國團購領域80%的市場份額,同時成中國最大O2O平臺,新公司估值也達到170億美元。
確認的合并方案
1、對等合并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是對等合并,兩家公司5:5換股,非之前傳的7:4,且投資人也有不同的換股比例。合并之后,兩家公司在新公司的董事會將占據同等席位。
2、聯席CEO
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大眾點評CEO張濤和美團CEO王興將有共同的話語權,共同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張濤和王興將各自獨立負責相關業務,同時向新公司的董事會匯報,重大決議在董事會層面完成。同時,新公司將在上海和北京設計雙總部運營。
3、獨立運營,高頻內部競爭
新公司將定位于連接人與服務。兩者業務重合部分主要集中在部分高頻到店業務,合并后,這部分業務將保持獨立于運營,進行內部良性競爭,以避免人才流失和總體份額下降。雙方業務團隊將保持目前的架構和職責不變,繼續按原定戰略目標快速發展,增強產品創新、客戶體驗改進和新業務創新能力。
合并后新美大如何玩?
根據鴕鳥電臺對剛回國的餓了么CEO張旭豪的采訪消息得知: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已于昨天(2015年10月6日)正式完成,雙方股東已經簽字,此次合并事宜,確鑿無誤。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公司,在未來一年的時間,各自都將獨立運作,業務將不會合并運營官,只是在補貼上會有一定的協同性而已。
餓了么將不參與本次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仍將獨立運作。只是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公司將作為餓了么的小股東參與,兩者合并暫時看不出什么影響,跟點評的合作該有的合作還是會繼續。
在目前業務發展上,美團與點評也越來越走向差異化,美團專注在酒店、電影票、外賣等領域,點評則專注在餐飲為核心的領域,并在一些低頻服務上有所發力,此外在不同場合點評高管都稱將會發力閃惠業務去團購化。
但是,并不意味著雙方的競爭在趨于平淡,在一線城市美團、點評都面臨新口碑、百度糯米的競爭,而在三四線城市,美團曾經的大本營,百度糯米、點評都在進入,整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競爭趨于白熱化,從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團團購業務的份額被幾個對手在蠶食。
與此同時,不斷傳出美團融資困難的傳聞,以及一系列的負面新聞,美團動用了律師函向造謠者提出申訴。
當然,落實到這次合并傳言上,雙方合并之后將會參考滴滴快的、58趕集的合并模式,是否能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聯手抵抗新口碑、百度糯米的沖擊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預見雙方的合并并不簡單,點評此前一直傳言將會拆除VIE結構回歸明年登陸的戰略新興版,而美團赴美上市之路也因為美國同行估值低業務發展緩慢并不被資本看好,所以雙方在資本市場合并所能暢想的故事并不明朗。
滴滴快的、58趕集、優酷土豆這些業務上老大老二的合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想必王興和張濤都非常清楚這一局面,從多個投資人方面了解到,美團一直在融資,點評也渴望能上市,對于此次合并稱阿里和騰訊在背后撮合,投資人對此不予置評。
針對該事件,億歐網聯合創始人黃淵普表示:
1、美團與點評,目前前者壓力大,后者反倒相對輕松,想合并美團得在估值上做更大妥協;
2、合并后可以說故事利于融資,但只要第三者(百度糯米)的競爭在,想靠規模去盈利幾乎不可能;
3、不用指望1+1>2,合并后的市場估值難以超過150億美元,近近上市也幾無可能;
4、如合并,架構上可能更像58趕集相互保持一定獨立,但格局上像滴滴快的無法達到市場速勝。
事實上,此前,美團和大眾點評此前就曾醞釀過合并,只是大眾點評CEO張濤反對,張濤不愿意放棄夢想,更傾向點評獨立上市。
兩者相較:拳頭遇上太極
執行力:快和慢
美團團隊以狼性聞名,大眾點評團隊“儒雅”有余,近一兩年強調將團隊風格向“狼性”轉變,但效果有限。
年齡:年老和年弱
美團所屬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大眾點評網所屬的上海漢濤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兩者有7歲之差,在互聯網企業而言,已相差一個輩分。
人才:干嘉偉和呂廣渝
美團引進干嘉偉帶領銷售團隊,大眾點評晚于美團亦引進阿里系人才呂廣渝,后引進原CSDN總編劉江,擔任技術學院院長。雖干嘉偉和呂廣渝在阿里時級別相當,但團隊不同發展時期引進履歷及性情差異的兩人,起到的鯰魚作用也有相當大差異。
地域戰略:農村和城市
美團在發展初期遇到千團大戰,在節約資金及戰略考慮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大眾點評靠強大的資源基礎占領一線城市,后期城市反攻農村,取得一定成績。
業務布局:高頻和低頻
美團和大眾點評均采取成立獨立事業部,使業務細分并欲獨立發展獨立融資,但美團偏重外賣、票務、旅游等高頻低額業務,大眾點評偏重美業、婚嫁等低頻高額業務。后續兩者均推出上門服務,并采取開放平臺,接入家政、美業、汽車洗護等品類上門服務提供商。在現金牛業務上,美團和點評相差很大。
領域擴張:收購和投資
美團依靠自身迅速發展業務,在投資方面采取強投資方式,即收購,先后收購團購網站猛買網團隊、OTA網站酷訊等,并投資校園O2O平臺宅米;而大眾點評在投資方面較放開手腳,投資訂餐平臺美餐網和已轉型的大嘴巴、外賣O2O平臺餓了么、WIFI平臺邁外迪、食材供應鏈平臺鏈農、CRM及ERP平臺上海智龍、石川科技、天財商龍、廣州食為天等,將大眾點評的O2O服務產品——在線訂座、點餐、團購、外賣、餐廳ERP系統打通,一步步完成O2O產業鏈布局的重要環節。
發展方向:前端和后端
美團強調前端交易量及營收額的布局,使其在倚重技術的前提下偏重前端;大眾點評強調生態系統的建立,使其在依靠十余年的資源積累布局后端市場,打造信息化及大數據生態閉環。
財力:旗鼓相當
美團網和大眾點評先后獲得E輪、F輪融資,紅杉資本均系兩者A輪領投方。
為何此時合并?
作為死對頭的美團與大眾點評為何會選擇此時合并?分析人士總結了2大理由:
1、資本寒冬來臨之際,O2O原有的燒錢模式難以繼續。
投資人開始看重兩件事:1,燒錢能燒出極速增長;2,燒錢燒得有效率,能燒出一個穩得住的企業。
近期網上一直傳聞美團在籌集15到20億美元的融資,有傳聞稱,這筆錢基本已是落到美團袋中,只是流程還沒走完,還有傳聞稱,美團融資還遠沒close,很多大基金都拒絕了美團。
傳聞背后有一點明確,那就是美團估值下降,從最初150億美元連續下降到100億美元出頭。
另一方面,大眾點評正積極籌備登陸戰略新興板,且上市前準備完成新一輪巨額融資,資金規模達到50到60億人民幣。大眾點評的風險在于,戰略新興板何時開面臨不確定性。
一位投資行業人士指出,美團與大眾點評一直在資本領域暗戰,一旦合并,估值很快會接近2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合并后的企業在市場上更占有領先地位,更容易獲得大筆融資。
2、合并能帶來明顯的邊界效應。
百度正在O2O領域發力,在200億資金推動下,糯米成長很快,正在不斷分食美團和大眾點評的份額,一旦合并,新公司就能更全力應對百度的競爭。
此外,大眾點評的收入模式非常健康,一半來自廣告,一半來自其他方面,美團則來自廣告的收入很少,但團購領域的流量又比大眾點評高一倍。
分析人士指出,大眾點評利用了很多廣點通的技術,這一技術一旦推廣到美團,加之合并后新公司會比原來更有議價權,新公司在廣告領域收入就可達到原來的3倍。
“美團和大眾點評就能改變原來的團購領域只有份額,卻不斷補貼的尷尬現狀。”上述人士稱,這也能更好遏制百度在O2O領域的競爭,更好做大自身收入規模。
比如,外賣領域主要競爭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么背后的重要股東是大眾點評,一旦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合并,即可快速鎖定市場的領先位置。
這不僅使得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燒錢力度大幅減少,還使得百度外賣的規模優勢相形見絀。
更重要的是,美團和大眾點評不再內耗,能更專注的擴張到其他業務領域,這類似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不斷擴張到快車、順風車、代駕等領域,讓新公司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更高估值。
團隊殺殺殺,資本合合合!2015年是巨頭合并年!在背后資本的沖擊之下,雙方團隊的創始人股份所剩無幾,會按照大公司的制度進行管理,在戰略新興板進行上市。
來源:餐飲O2O、億歐網、網易科技、騰訊科技
本網站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