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悅律師事務所創始人祝偉律師日前在“教育產業投資者聯盟”的交流中,分享了對《教育法律一攬子修正案(草案)》的最新解讀。
我從純粹法律角度,談談《教育法律一攬子修正案(草案)》以及教育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情況和問題,主要有五個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非企業法人和非營利性是最大的上市障礙
我國教育的法律法規比較滯后,目前幾個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例如《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高等教育法》等,都將民辦教育定性為公益性事業,任何組織和任何個人都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去舉辦學校或教育機構。民辦教育機構的主體被定性為非企業法人,從法律的根源上被認為是不符合上市主體的資格,這是在法律上存在的最大問題。
第二部分:《修正案》的四大修改方向
《修正案》主要有四個修改完善的方向:一是完善了教育的基本制度;二是完善了高校管理制度;三是完善了民辦機構管理制度方面,這是本次修正的重點;四是完善了教育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從細則來看,主要有四點內容值得關注:
首先,《修正案》指導下的國家財政將主要關注普及教育、義務教育,其他的教育領域將慢慢引進一些社會資本,往商業化、社會化方向發展,這個也就是市場經濟所具備的特征。
其次,教育企業將可以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法人,在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法人后,應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公司的治理結構、財務系統等,教育機構將自負盈虧。政府對營利性教育機構或學校將實施開放管理,除了對開辦教學會有監督外,費用怎么收、課程怎么安排、老師怎么聘請等等其他問題基本上都將市場化,教育企業的自主權很大。
然后,政府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將有個分類的、差異化的扶持和管理政策。在財政上的體現是差異化的補助,有的學校是給固定金額補助,有的學校將按項目補助。在稅收上也會有一定差異化的優惠政策,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細則,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化細化。
最后,《修正案》還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角度進行了一些補充,比如說,在縮小教育失衡、高校去行政化、學術自主權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法律的完善。但這些問題在這部《修正案》上僅僅開了頭,具體細致不是特別明確。
第三部分:《修正案》兩個方向的利好
首先,這次《修正案》將對教育的三個細分領域產生利好。第一,《修正案》的重點是對民辦教育管理制度有個重大改革,并且更側重于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方面,民辦教育也是資本市場非常關注的地方,也是能夠做大的點,未來會產生很多投資機會。第二,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有個新的說法,高等教育將實行以舉辦者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攤教育成本,高等學校多種渠道籌資的三方融資體系(舉辦者、受教育者、社會資本)。這個建議和原來的最大區別在于原來教育是以國家為投入主體,而現在以社會作為高等教育的投資主體。目前高等教育這塊是剛剛起步,未來這塊也會產生很大的商機。第三,目前市場上學前教育這塊真正做到好的、大的機構并不是很多,學前教育這塊還是大有可為的機會。這三個方面是新的《修正案》敞開的三個口子,未來有很多商機,至少從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限制了。
其次,我認為《修正案》對教育企業沖擊資本市場也有三大利好。第一,《修正案》正式落地后,企業掛牌上市將更加容易和暢通;第二,營利性的定性明確后,學校類的資產將可以輕松裝入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對其估值的提高有一個支撐;第三,《修正案》也為社會資本提供了通道,激發了民間的資金加入到教育領域,能夠有效的改變整個教育行業的產業結構。
第四部分:處理教育企業掛牌的五點注意
首先是資產的問題,《修正案》沒落地之前,不僅涉及教育的資產不能裝入上市公司,而且政府劃撥的土地以及土地上面的房產等都不能裝入上市主體。
其次是資質問題,教育企業有特殊性,涉及多方面的許可資質。例如學校類的教育企業需要辦學資質,教育內容出版的教育企業需要出版許可,信息化的教育企業則需要電信的經營許可等等。
然后是知識產權的問題,知識產權是一家教育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的產生不僅費時費力,形成后往往容易被侵權,因此知識產權的登記和保護是教育企業掛牌上市值得注意的一點。
你好再有就是股權代持的問題,根據以前經驗,股權代持在新三板是絕對不允許,因此教育企業在掛牌前要解決好股權代持的問題,不然對教育企業的掛牌上市過程和后續的資本運作會有消極的影響。
最后是注冊資本的問題,教育企業的人力成本、知識產權成本普遍較高,運營一段時間后,注冊資本有可能產生一定的虧空,更何況一些公司最開始注冊資本并沒有做到位,這個問題要特別留意,要以現金的方式補足。
第五部分:更看好新三板
我更看好新三板的制度設計,認為在政策各個方面的寬容度和優越性上都比主板好。根據我們的業務經驗,發現新三板和主板在政策限制上有一個明顯區別,主板是除了法律明確允許的以外,都是不可行,包括法律不明確的。而新三板是除了法律明確禁止的以外,都是可行,包括法律不明確的。我相信只要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機制和融資機制能夠進一步完善,未來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來源:廣證恒生微信公眾號 作者: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