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化學習:打破學習的疆界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社區的空間和地域局限性,使得學習、分享、交流成為大部分工作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企業的學習和發展也經歷了重大變革。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提升企業學習的效率。
在非正式學習中,基于web2.0的“社區化學習(或稱虛擬學習社區)”為企業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影響著企業學習方式的變革。
組織學習“DIY”
隨著新生代員工進入職場,他們已經成為職場的中堅力量。新生代員工與傳統員工相比,對高科技設備有著天然的熱衷,更加適應在數字化時代所構建的虛擬世界中生活,同時將社交與工作生活網絡緊密結合在一起。
由此,企業員工的培訓也受到網絡和員工特點的諸多影響。傳統的培訓大多采取面授的形式,但是只能滿足培訓的一小部分需求。事實上,大部分的組織知識是隱性的,隱藏在經驗豐富的員工、管理者身上,這些經驗并不易于通過傳統的培訓獲得。由此,社區化學習冰山理論和社區化學習平臺應運而生。
匯思軟件大中華區副總裁林長春先生則認為,“在信息獲取方式和創造學習內容方面,新生代更樂于由‘被動接受’傾向‘主動建構’,由縱向繼承傾向橫向分享。社區化學習冰山理論是透過人與知識、人與網絡、人對知識管理的形式與行為的觀察研究而形成的。 社區化學習冰山理論是基于多年對員工學習行為的研究發現,像冰山一樣,組織只看到或只能對冰山一角的知識傳遞,絕大部份都隱藏在不可見的地方。”
林先生預測,在未來,企業既定課程和課件會逐步衰退,學習者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社區化學習使得學習者利用“微內容”組織個人的學習內容,用web2.0工具構建個人的學習環境,學習逐漸變成了一種“DIY”的樂趣。社會化媒體如Facebook、Twitter和微博的崛起對人獲得信息、貢獻知識、 儲存、發現、搜索等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
社區化學習的價值
社區化學習將為企業學習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社區化學習將成為未來企業學習的引領者。社區化學習可以為組織帶來多種益處:
首先,匯聚不同成員提供的知識,群策群力,將知識進行匯聚、整理并以不同形式進行分享,將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
其次,在社區化學習平臺上,信息經過篩選和分類之后,可以添加不同的標簽、搜索引擎工作等幫助學習者獲取最有幫助的信息,同時,可以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搜集和追蹤。
再次,社區化學習基于互聯網用戶的學習習慣,可以吸引和引導用戶的興趣。同時,社區學習平臺上發布的信息一般是一些經驗分享,緊貼用戶的實際需要,可以保持知識的新鮮度。
最后,社區化學習的最大價值在于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進行了相互轉化。在社區化學習平臺中,隱性知識通過共享,成為用戶學習和創新的源泉,從而使得整個知識庫的知識量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化學習通過小區化學習方式,建立開放,但安全又私密的平臺幫助企業學習社區,這樣的網絡化的社區化學習正在快速的發展,但這并不單是一個技術平臺,通過社會化媒體的使用,提升員工對知識的貢獻、 儲存、發現、搜索、學習和回歸學習(再學習)、行動以及復習并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將這些隱藏的信息分享給相關的員工,同時明白怎么樣去推動、連接這些“人”和“知識”,實現真正的學習小區。
社區化學習的建立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社區化學習平臺中,知識必須得到創新并在所有成員之間得到共享。每個人在與他人分享知識時,在彼此的互動、互助和雙向溝通中每個人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知識的受益者。通過這個社區,將員工在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在社區中“固化”下來,有效解決了知識創新和來源問題;在知識產生的同時,每個問題和收藏都能被“分享”、“評論”、“打分”,讓員工在學習社區中搜索問題時能夠很容易找到“分享最多、評論最多、打分最高”的知識,解決了知識評價和知識共享問題,讓知識不斷產生價值。
那么,如何建立一個成功的社區化學習平臺?
在線教育咨詢高級咨詢顧問李三支先生認為,在線學習社區可以分成顯性社區、隱形社區和社交社區。
顯性學習社區是指具有明確學習主題的社區,以知識分享和經驗分享,解決問題甚至搜集創意為目的的社區。例如:如何做好企業培訓,如何快速與客戶建立關系等。
隱性學習社區:以分享為主要目的,先提供內容,再吸引學習者參與。
社交社區:顯性社區和隱形社區,都是以內容吸引人,或用內容聚集特定人群,而社交社區則是以人為主體,以活動和內容作為載體,以讓人與人之間建立關系為主要目的,Facebook、Twitter、微博等都屬于社交社區的類型。
企業建立學習社區需要具備六要素:

1.確立目標:管理者和社區參與者都應該明確社區建立的目標,目標越是鮮明,吸引的人群就越有針對性,其粘性就越強。有了清晰的目標,就可以定義學習社區的類型以及選擇、導入合適的在線學習社區平臺。
2.信任和承諾:社區管理者需要對每個發言者進行關注和監督,對社區中發布的知識及時進行總結和分享。同時,對于社區中發布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此外,通過虛擬社區的身份登記設定、積分等功能,提升參與者對社區的信任和承諾。
3.分享的文化:在虛擬社區中,知識需要共享,因此,管理者需要在社區中營造分享的文化。分享文化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社區管理者可以通過多種活動來促進分享文化的建立。例如,鼓勵參與者進行交流,嘗試線下活動與虛擬活動相結合。此外,組織學習與發展部門也可以將社區學習與傳統的學習方式進行結果,彌補課堂培訓的不足。
4.專人運營:學習社區需要專人負責,包括組織實施社區外的交流及組織實施線下活動。
5.經營內容:社區運營者在選擇內容時要善用文字、網頁、圖片、短片、故事、聲音等素材,并未信息內容及時進行歸檔整理,從而促進對社區中知識的梳理,提升社區的訪問量。
6.建立制度:企業需要通過建立規則或制度來推動和落實社區學習,從而使得員工更加清楚如何利用學習社區提升知識技能和分享知識。
社區化學習平臺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業進行長期持續的投入。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在建立社區化學習平臺時,還需要回答以下問題:如何將學習社區與培訓業務有效結合起來?如何激發員工在社區中分享知識和經驗?怎樣確保員工在社區中不要“亂講話”? 為什么學習社區總是冷冷清清?如何提升人氣?等等。當企業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社會化學習平臺時,就可以有效完成企業知識的積累和篩選,逐步建立企業自己的知識庫。
社區化學習未來將會怎樣?
關于社區化學習的未來,有許多美麗的圖景,有人認為未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建立SNS社區,結合移動應用技術,可使學員告別填鴨式的培訓時代,令每一個學員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按需學習、微學習;并可以在社區內劃分群組,規劃知識地圖,增加熱點標簽,關注、積分榜,加入圈子,建立應用等,使每個學員既成為知識的提供者,又成為知識的學習者,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去獲得知識,提升個人績效。
林長春先生則認為,社區化學習未來會是一種“內容課件+社區互動”的模式。隨著將來企業標準課件和社區自建知識的比例及權重出現變化,社區化學習會帶來更大的價值。
未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企業學習將更加強調人際關系的互動,通過人際互動來傳遞知識,通過媒體進行知識的分享、交流,完成知識的積累。未來,企業的培訓方式會不斷多元化,因此在新技術應用方面的投資也會持續增長。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社區化學習將迎來新的發展,所有資源將會整合在“云”端,用戶也可以自由創建虛擬社區,構建虛擬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社區打破了學習的疆界,幫助企業提升學習的效率。
來源:人力資本管理
本網站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