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主場景一定是校園中,但是課外輔導作為校園內學習場景的補充,已經占據了學生主要的課外生活,同時,這個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誘人。傳統1對1輔導機構存在弊端,家教O2O找準機會,屢屢獲得資本青睞,但可以肯定的是,線上線下的教育機構,誰也不能代替誰,未來會在競爭中齊頭并進。
因大學生兼職授課而興起的家教已經趨向職業化和產業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專職的家庭教師,兼職家教更是數量龐大。家教是K12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小分支,在品途網推出的《品途出品:史上最全中國O2O創業企業盤點之教育篇》中,我們不難發現K12成為資本涌入最多、最火熱的教育領域,且眾多家教品牌紛紛在今年獲得大額融資,如輕輕家教、請他教、瘋狂老師、老師好……
其中,家教平臺“輕輕家教”于今年6月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這是其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獲得的第四次融資,前3次分別在14年9月和15年4、5月,輕輕家教不僅成為繼一起作業網之后第二個邁入億元俱樂部的互聯網教育公司,也創下了中國在線教育最快融資紀錄;另外,“瘋狂老師”也在一年內連獲來自分享投資、黑馬基金、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融資,B輪融資過億元;“請他教”平臺雖然融資輪數并不多,A輪和A+輪總和也超過了1億5千萬人民幣;就連前幾天不幸關閉的“老師來了”,也在今年3月獲得200多萬美金A輪融資。
是什么讓家教O2O得以迅速發展?
1.體量龐大的課外輔導市場,吸引創業者趕來分一杯羹
教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主場景一定是校園中,用互聯網手法顛覆傳統教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目前市場上非常流行的題庫、答疑、家教等企業,實際上都是在教育外圍打轉,作為主場景之外的一個補充。
不過, K12領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約6000多億人民幣。K12階段的孩子學習上較被動,面對升學考學的壓力,絕大多數的家長會選擇輔導機構來幫助孩子學習,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報告: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養育子女費用總額的76.1%,占家庭經濟總收入的30.1%。品途網近期采訪了家教O2O平臺CEO陳遠河,據他表述,傳統的線下輔導機構,即便是新東方、好未來這樣的龍頭企業,也僅僅占據了1%的市場份額。可見,課外輔導領域大有深度挖掘的機會,增長空間很大。
2.傳統1對1輔導機構存在弊端
課外輔導幾乎是每個中國孩子的必經之路,但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痛點,亟待解決。傳統教育的成本非常高,不管是教學場地的租用還是教師的培養都耗費大量資金,與之相反地是這些資源利用率并不高,浪費嚴重;由于教育機構中介抽成等問題,培訓機構教師獲得的收益并不高,并且機構內沒有良好的晉升機制,教師資源流失嚴重……總之整個教育行業急需用新的模式來做升級。
3.資本看重移動互聯網基因、健康的團隊
首先,移動互聯網時代,只局限于PC端,或者將PC時代的內容以及操作手段簡單放置在App中的產品在市場上會越來越受限。家教O2O平臺往往是基于位置的服務,利用移動互聯網匹配用戶周邊的教師資源,讓用戶通過距離、價格等指標合理選擇老師,這一模式為線上教育轉線下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移動互聯網基因是線下輔導機構無法比擬的。
其次,按照前IDG投資人李豐的投資邏輯,家教平臺的人和模式都很重要,最終人是決定因素——“這個事最核心的是做一個教育企業,所以創始人對教育行業要有理解和掌握?;ヂ摼W只是幫它提供了更好的效率”。比如“輕輕家教”的創始人胡志國、劉常科都是教育界的資深人士,胡志國曾創辦精銳教育,劉常科是原昂立教育的董事長,在傳統教育培訓業有十多年的從業經驗。今年8月58同城投資家教O2O平臺好老師,姚勁波也強調看重其創始人在教育領域的深耕和對教育行業的理解。
家教O2O發展中的問題
O2O時代的來臨或許是產生新巨頭的時機,但線上線下教育是長期博弈的過程,沒有誰顛覆誰,也沒有誰替代誰。家教O2O行業本身還并不成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頻繁融資背后,是傳統1對1機構對家教O2O的抵制。今年5月,精銳教育和昂立教育在上海發布聲明,稱有人以其機構的名義在網絡家教平臺招攬學生,但其平臺的專職教師均被嚴格禁止在任何家教平臺及私人工作室兼職;不久后的6月1日,包括新東方、明師教育等在內的9家K12培訓機構也發布聯合聲明,內容同樣指向了O2O家教平臺。而這只是傳統教育機構對抗互聯網企業的一個縮影,講求信息對稱服務的家教O2O企業,最響亮的口號是去中介化,讓教師和家長、學生直接在平臺對接,繞開培訓機構,這不可避免的觸及了傳統教育機構的利益。
現在看來,傳統教育培訓機構并非是在“垂死掙扎”,雖然家教O2O的發展使得很多老師追逐利益,從線下機構出來自己單干,但有著雄厚的教育基礎和多年經驗積累的傳統機構,仍在前不久結束的暑期里成為家長們的首選。傳統機構的抵抗還是有一定力度的,特別是行業巨頭流量上的優勢,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無法比擬的。
其次,燒錢、刷單問題的存在。業內人士估計,家教O2O平臺平均每月要燒至少上千萬元,但是,燒錢往往會出現刷單問題,并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流量。品途網曾經采訪過“老師好”CEO李曉濱,他表示:比起價格因素,家長更關心教學質量,老師好不會選擇給通過給老師回扣的方式獲取用戶。
第三,同質化嚴重,教師資源不足。目前,披著新衣、借助資本靠山而涌現的企業,更多的是簡單粗暴地復制線下的內容到線上,同質化將會使部分企業難以為繼。此外,在家教O2O品臺沒有分出勝負之前,老師會同時依托于不同的平臺,沒有一家平臺能夠讓老師提供專屬教學服務。為了留住教師資源,有些家教O2O平臺免中介費,講課收入全部歸老師,平臺還承擔課前、課后的咨詢工作,而這會直接致使成本過高,又回到了燒錢的話題上。
陣營已經劃分,資本成為持續發展的關鍵
家教O2O依賴資本而活,多學聯合創始人孫佳友說線上機構光把老師搶過來是不夠的,培養起用戶的需求和忠誠度需要持續不斷地投資。今年9月關閉的老師來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鏈的斷裂。陳遠河對品途網記者表示:目前家教O2O的陣營已經劃分出來,除了業務模式,背后資本的支持也是劃分標準之一;與此同時,資金只青睞第一陣營的團隊,市場會逐漸將發展慢、戰略錯誤、有著思想壁壘的團隊淘汰掉。資本寒冬下,有錢的企業有能力取暖過冬,資金不足的企業則面臨被整合并購或者被淘汰。
家教O2O要更注重品質和個性化
一對一教育的根本是為解決在線教育的過于標準化問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家教O2O與傳統一對一的博弈結果,取決于O2O機構是否能從根本的品質上去把控教學質量。家教O2O平臺應該在資本的推動下,在教學品質品牌和教研上深耕,打破傳統機構在這些方面的壁壘。
保證課程品質,除了優秀教師資源的引進,平臺上課程機制的設定也要科學,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課業內容,即實現所謂的“智能配課”。
當然,關系國之未來的教育事業,最關鍵是遵守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質,或許沒有太過強烈地商業目的,更能做好教育。而對于家教O2O平臺來說,有傳統機構的抵制也是好事,有助于行業加速發展。家教O2O平臺能否最終通過市場的檢測,我們仍需靜待。
(來源:品途網 作者:楊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