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家教O2O平臺或者題庫是互聯網和教育接觸之初衍生出來的產品,那么在線素質教育產品可以說是互聯網跟教育的又一次升級。一個“素質教育”的美麗新世界,如何從中國“應試教育”的墻垣上崛起?這種教育理念能否在互聯網的協助下、在現有的中國教育體制中彰顯出更大的魅力?
跨界做素質教育 是資本的敏銳嗅覺還是教育家的情懷
本次沙龍的三位嘉賓之前都并非從事素質教育相關工作,王立曾任唐山新東方學校校長,主攻出國留學與語言考試;張永琪曾經創辦的環球雅思也是主攻語言考試的,并且成功上市;閆文聞曾帶領團隊研發過一款專門用于高爾夫訓練的微傳感器——golfsense。 當被問到為何會在本領域已經十分成功的情況下轉戰素質教育,張永琪表示,主要原因有三點:
1)環球雅思僅有40萬的固定人群,但素質教育有很多的領域,且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特點,市場相對更廣闊一些。
2)高考改革,學校不僅以排名次作為判斷依據,更多的是要求孩子有特長和創新,這種轉變使得素質教育機構與學校溝通更加順暢。
3)學生本來就對運動、美術、音樂有更大的興趣,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在線素質教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王立表示,家長對教育認知的轉變,也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F在的家庭更加注重的是孩子能否成長為一個思想、身心健全的人,將來的生活是否幸福和快樂。
閆文聞則表示,作為一個以技術驅動為主的團隊,他們意識到物聯網和傳輸設備都能更好地優化用戶的聯系過程,提高聯系效率,提升用戶體驗。“中國藝術教育滲透率為2.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20%,2014年初國家要提升藝術教育整體課時,意味著下一代會有越來越多人到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市場領域里來。”閆文聞補充道。
素質教育現狀分析:為何叫好不叫座
雖然家長觀念的轉變讓市場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長并不愿意在上面花費太多,張永琪笑稱:“素質教育的展示就像街頭賣藝,耍的特別好,很多人過來,啪,就鼓掌,鼓掌完了就點贊,點贊完了以后問大家誰能掏點錢,大家一下子轉身都走了,目前是這么一個狀況?!?/p>
王立則認為,出于讓孩子考級或者將來走向藝術特長生而進行素質教育的比例在逐漸降低,越來越家長只是想讓孩子陶冶一下情操、希望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讓孩子未來有跟多的創造力。目前素質教育市場發展比較不均衡: 有的較好又叫座,如美術、音樂、舞蹈,但科學類課程是叫好不叫座,還需要培養家長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 還有一類是不叫好但是叫座的項目,如冰球等小眾項目,一旦家長能夠深入去了解,就很容易讓孩子去持續地學習。 “多數家長讓孩子進行素質教育的學習,是為了延續當年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并不是真正想讓孩子成為音樂大師或者舞蹈家。就目前來看,多數在素質教育方面有很高成就的人要么是藝術世家,要么是非富即貴。”閆文聞說道。
互聯網與公辦校 誰能成為素質教育新的著陸點
早期,素質教育的載體是少年宮、名師工作室,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是否能夠成為素質教育新的著陸點?三位嘉賓表示,素質教育本身的特點是百花齊放,與互聯網結合之后,會更加的豐富多彩。除了以前的少年宮、名師工作室等方式,未來還可能有在線的視頻、音頻的授課模式,甚至使用一些虛擬的成長值來獎勵孩子。互聯網能使得素質教育更快實現規?;?、加快素質教育內容流通的速度,雖然以前線下的教育模式很難完全被替代,但是能夠解決傳統的教育模式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即時采集、分析數據,個性化定制教學內容。如果孩子覺得線上的課程有意思,但是不能夠滿足其學習的欲望,就可以來購買線下的課程,線上線下相互融合,實現1+1>2的效果。未來的素質教育未必會像應試教育一樣,出現像新東方這樣的教主,而是會像花兒一樣綻放。
當談到素質教育產品是否會進軍公辦校時,三位嘉賓各有側重。張永琪認為公辦學校是一個很精準的市場,在校生就是目標用戶,所以對建立品牌影響力而言,是一個不錯的策略。而王立和閆文聞則表示,雖然素質教育進軍公辦校只能以公益項目的形式,但是他們非常愿意去做,不用急于考慮盈利模式,優質的社會教育資源能夠補給公立學校中的短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他們的初級目標就達到了。 互聯網還將過去割裂的學校、教育機構、家庭以及社會的資源連接起來,使最好、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夠得到最廣的傳播,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方方面面都能對他進行素質教育的環境中,使得孩子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愉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素質教育不必再進行討論,因為教育本身就是素質教育。教育除了培養領袖人物之外,還能教會孩子們如何更好地生活、享受生活,讓生活充滿樂趣,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來源:搜狐教育 作者:趣學網)文章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