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三年來興起的內容性的教育網站主要有以下形式:錄播、直播、題庫搜索、在線測試、回答問題APP等。筆者認為單一模式不是在線教育的未來,在線教育的未來應該是更多基于測試評估、數據收集、內容推送、在線學習、學后答疑等閉環式的個性化、定制化學習服務的綜合體模式。
K12不同階段分別有著各自的特點,根據以上學生的特點筆者認為應處理好以下幾個關鍵性問題:
一、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少的問題:
K12用戶最顯著的特征是其時間被體制內教育所壟斷,這也是前幾年在線視頻課程無法帶來教育變革的一大原因。
因此,新一輪K12在線教育領域的嘗試更多以試題為突破口,幫助用戶提升學習效率。目前主要有以用戶拍照上傳試題后即可觀看該試題的視頻講解的題庫類App形式,和以碎片化的知識點講解課的錄播、直播課形式,這兩種形式是目前在線教育產品非常熱門的形態,其顯著節約了學生的大量時間,方便學生隨時隨地的觀看。
二、學習主動性問題:
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和同班同學通過在線學習進行交流;家長也可以對這一過程進行監督,通過手機等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三、師生互動、教學氛圍問題:
通過一些互聯網的軟件解決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問題。互動并不是形式上的交流和反饋,互動的真正目的在于了解學生的問題,從而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線上的互動更要講目的,而不應拘泥于形式。應該采用實時互動的在線課堂類產品,能夠支持隨堂測驗和互動答疑等,通過這樣的互動及時了解用戶的問題,分析用戶薄弱環節并針對性推送相關知識點,因材施教。
另外,用戶在視頻課堂中可以通過留言提問,客服或助教人員進行回復和解決,這是互動的第二步;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用戶的學習數據經過分析形成學習軌跡后,再進行在線測試分析進行第三輪的互動。目前,展視互動的直播課堂技術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先例,而未來,教學氛圍問題,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好。
四、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問題:
互動的最終目的是最終實現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就目前來看,學生在課余時間的補習方式主要是上補習班,值得思考的是,學生為什么課余時間需要補習?原因在于接受了在學校一對多的大課教學后,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呈鋸齒狀的,是千差萬別的。如果在線教育仍采用與體制內學校一樣的教學方式,每個學生的具體問題還是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因此,教育產品要最終做到個性化、精準化,才能讓用戶真正高效地學習。
五、學生課后作業多的問題:
與幾家教輔圖書出版商合作,在教輔圖書的重點知識點、試題旁邊加上二維碼,這樣用戶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觀看相應的視頻講解,這樣在線教育就方便的走進了學生的作業之中。
六、學生方便性問題:
學生在初接觸教育平臺網站的時候,不知道網站的內容好壞,上來就得麻煩的注冊,要是我是學生。我不知道它內容的好壞,我就只是路過能看一眼就看,不能看就算了,若設置了不注冊就能看部分內容的游客登陸方式,我就可能進去看看內容究竟怎么樣,說不好我就愛上它了。另外學生一旦注冊就把注冊的賬號密碼用記事本的方式直接自動下載到學生電腦,以方便學生下次再上此網站。
方便的購買系統,你設置的越方便學生在線學習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別是現在的80、90、00后大軍們,懶惰是他們的共性也是人的天性。
七、學生上網數據流量大的問題:
盡管現階段K12在線教育視頻產品會產生一部分數據流量費,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其內容對用戶的價值到底有多大,用戶是否認可。比如動則四、五百元一小時的家教,為什么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請?因為這是他們能找到的市場上為數不多的認為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方式。與文字、聲音、圖片相比,視頻本身的表現力最強,對人的沖擊和感染力也最強,人的大腦記憶也最為深刻。
(來源:教育培訓聯盟網)
想知道你的學生的學習風格是否適合在線學習這種方式呢?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