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紅牌專業”誤導學生
近日,部分媒體發布了一批2015年本科“紅牌專業”,其中生物工程、美術學、生物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心理學、法學和音樂表演專業上榜,引起廣泛關注。然而本文作者卻認為我們需要有一些這樣的大學,專注于培養大家之才,專注于培養領袖人物,因為大學畢竟不是職業培訓所,需要埋頭趕路的人,更需要仰望星空的人。確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學習什么專業,就業時依然要憑借自身能力。因此,在報考專業時,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長進行選擇,而不是當下是冷門還是熱門。想知道你適合什么樣的專業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近日,四川省教育廳援引麥可思公司調查數據,公布了一批2015年本科“紅牌專業”。生物工程、美術學、生物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心理學、法學和音樂表演專業上榜。媒體紛紛轉載,并冠以“下列‘紅牌專業’慎選,你‘躺槍’了嗎”之類的標題。教育主管部門采用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調查并發出預警,既有利于學校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專業設置,也利于考生填報志愿參考,還體現了教育管辦評分離的原則,本是多方利好的事。但稍有遺憾的是,現在趕上微媒體時代,文章都恨不得像超短裙——越短越好,甚至只顧靠標題黨吸引眼球,文章信息量是否充裕往往不管不顧。如此一來便很容易讓公眾產生誤解,真正“躺槍”者成了那些被列為紅牌的專業。古語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無論什么專業,都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專業設置當然要以就業市場需求作為主要衡量標準,但不是唯一衡量標準。國外就有很多奇葩專業,完全依憑人類探索世界的好奇而存在,沒怎么考慮過就業市場,也沒被出示過紅牌。國外很多考生報考大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擇專業,而不是考慮一個專業在當下是冷門還是熱門。大學學什么專業,常常會決定將來走的道路,不顧自身興趣和特長盲目報當下好就業的專業,筆者認為并不可取。所以,肩負大眾傳播之責的媒體,對于專業調查報告的報道應當嚴謹客觀,而不應只是簡單合并同類項以博人眼球,否則可能會誤導一些高考學子的人生選擇。即便是很專業的數據調查分析機構,當其調查結論被一些媒體微縮成一張又一張紅牌的時候,必須得問一問,是否還有很多必要的信息需要告知公眾。比如采樣的時間,如果認真了解這些所謂“紅牌專業”之劃分依據,便可發現麥可思公司近年來每年都發布的“年度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主要來自于每個專業當年的就業數據分析,這對于高校及時進行專業規劃調整以避免同質化,也許較有價值,但對于一個四年后再考慮就業問題的高考生來說,也許并不具備太大的預測價值。又比如測量指標,這些專業被出示紅牌的主要原因乃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也即單純從就業指標進行考察,影響某個專業美譽度的其他很多重要指標并沒有納入分析。因此,一個認真負責的媒體,不妨告訴各位看官:首先,以下播報乃實時播報,并非代表預測未來,四年之后紅牌綠牌專業可能完全調換都說不定,因為在各種預測未來十大最有前景專業排行榜中,生物工程、應用心理學等專業反而是常客;其次,以下專業背上紅牌,只是因為單純將就業指標納入分析,而該專業對社會的貢獻度、對人的陶冶等都不納入評價指標體系;最后,該紅牌榜只適用于渴望本科畢業即能謀到一份安穩工作之人,希望考研深造之士不適用,深懷冒險和創造精神之士更不適用。這樣的媒體可能啰嗦,可能不一定受歡迎,但卻是有責任感、有情懷的。最后,作為一位大學中人,也不得不再啰嗦一下:就業體現的只是大學社會屬性的一面,萬萬不可當作大學的全部。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就說過,“研究型大學,從來就不應以就業為導向”。我們需要有一些這樣的大學,專注于培養大家之才,專注于培養領袖人物,因為大學畢竟不是職業培訓所,需要埋頭趕路的人,更需要仰望星空的人。我們也需要有一些這樣的專業,專注于也許就業困難的基礎科學,板凳甘坐十年冷。因為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探測到引力波之后,其校長拉斐爾?賴夫致信全校時表示,我們今天慶祝的發現體現了基礎科學的悖論:它是辛苦的、嚴謹的和緩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如果沒有基礎科學,最好的設想就無法得到改進,“創新”只能是小打小鬧。只有隨著基礎科學的進步,社會也才能進步。(來源:中國教育網 作者:陳先哲)
想知道你適合什么樣的專業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