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學院背后的教育方式變革——《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讀書感悟
本文作者是一位全職媽媽,她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在閱讀《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后思考在中國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家長可以做些什么,把由體制帶來的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文中可以看到這位全職媽媽觀念方面、親子相處方式的改變,而這些似乎讓我們感受到可汗學院的成功不僅僅對學生本身的學習產生了作用,其所表現(xiàn)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影響著所有教育相關的人。想知道你和孩子的親子關系現(xiàn)在是什么樣嗎?點擊 開始測評 測試一下吧!最近朋友圈被可汗學院刷屏,讀書會也選了《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點擊進行查看)這本書。初讀這本書,頭腦里一直浮現(xiàn)出《孩子為何失敗》《第56號教室的奇跡》和《教育的目的》里面的內容,關于教育體制的弊端、關于教育的目的、關于作業(yè)……書中列舉的美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種種弊端跟中國的如出一轍,有些讓我不可置信,因為跟我了解到的不太一樣。可汗學院最初的誕生,是薩爾曼為了給自己的侄女納迪亞補習數學。他發(fā)現(xiàn)納迪亞在數學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沒有理解單位換算的概念,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她沒有理解這個知識點,她告訴自己永遠理解不了這個知識點、在內心否定了自己,所以這個知識點就成了納迪亞數學學習的瓶頸。她會在薩爾曼給她輔導的時候猜答案,以表達她的不安和焦慮。看到這件事的時候,我被深深的觸動了。以前,我深信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本著課題分離的原則,只有孩子向我求助的時候我才會幫助她。如今,我認為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她看出問題、指明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就像上圖,盒子用三塊方形搭樓梯,怎么搭,第三塊放上去都是倒的,孩子很急躁,覺得自己搭不好,我這么按著,讓她看問題出在哪里,她看了看說底下是空的,解決辦法就是用奶片支起來,進而又想了想都可以用什么支起來能保持樓梯的不倒。最后孩子沒用東西支,仍然可以搭成一個樓梯,當然跟重心有關,但不必要講出來,感知就好。但在那個當下,如果我不幫助她,她不會跟我求助,只會放棄、覺得自己搭不好、沒有自信心。所以,在陪孩子玩積木的過程中領會到: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動作、表情,來判斷孩子是否經受挫折。那個時候,家長要介入去幫助孩子。我們不要在這個時候還相信:我不要去引導他,我引導他就是把事情告訴他,這樣會禁錮他的思維。這不是禁錮思維的問題,而是當下他手足無措、沒辦法進行下去從而影響自信心的問題。玩積木是如此,我想學習功課也是如此。就如同納迪亞一樣,不管什么原因她沒有掌握單位換算的知識點,過去了就過去了(這是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弊端,稍后再說),在這個過程中,她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她數學學習的瓶頸,她所知道的,就是數學很難學、我學不好。考試分數差加深了她給自己貼的標簽,自信心喪失、惡性循環(huán)。這時候的她會跟薩爾曼求助,可是,如果孩子不求助呢?是不是意味著她就不需要幫助?所以,家長是否介入幫助也要區(qū)別對待,在孩子能掌握好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作業(yè)、決定什么時候做、做多少;在孩子的學科學習中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時候,去幫助孩子理清他未掌握的知識點是什么,幫他理清、理解。理論上想的是如此,實踐中再記錄、分析、總結~~書中提出了一個我從未接觸到的名詞——瑞士奶酪式學習。何為瑞士奶酪?從外部看,堅硬而完整的奶酪內部卻布滿小洞。瑞士奶酪式學習,就是表面上看起來那些通過考試的學生,其實并沒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點,這會導致這些學生在更高難度的課程學習中遭遇瓶頸,從而陷入沮喪和無助。薩爾曼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跟學科劃分有關,這種劃分方式會造成一種假象,仿佛每個知識點都是分散且毫無關聯(lián)的。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更為基礎的一個問題是,知識點或許沒有被完全覆蓋。考試的分值體系也后患無窮,因為知識點都是相輔相成的,代數的學習需要算術作為基礎,三角函數源自于幾何,而微積分和物理需要上述所有知識。前面模糊不清的理解會給后面的學習造成困惑,但老師卻愉快的給出了總分的75%或者80%的及格分數。對很多老師來說,讓學生通過考試似乎是個善舉,或許讓這些邊緣學生通過考試是為了管理需要,但實際上,這不僅對學生造成了傷害,而且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告訴學生,從考試成績來看,他們似乎學會了應該掌握的知識,但事實上,他們什么都沒有學會。我們希望他們變得優(yōu)秀,并且逼迫他們進入難度更高的下一階段學習,但他們實際上并沒有為此做好準備。所以,考試的分數代表什么?什么都代表不了。因為考試的內容本來就不能包括所有的知識點,而且考試試題本身也帶有極大的主觀性。即使考了95分、甚至100分的學生,也不是所學的全部知識點都掌握、理解了的。就像我,從小學到初中的數學考試分數都差不多在95分以上,但是進了高中,數學學習特別吃力,物理學習也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就是基礎不扎實、一知半解,但是考試分數又好到沒有引起自己、家長乃至老師的重視。基本知識掌握的不好,就只能靠題海戰(zhàn)術,多做題、多體驗各種類型的題,從而在考試中維持較好的分數。一旦題型是我沒有見過的,就不知道從哪里入手,這是我高考物理成績遭遇慘敗的原因。既然知道原因,那么對于孩子,我該如何做?不在意分數,并不代表輕視分數帶來的信息。只在考卷上簽字代表“我知道了”而不對分數進行評價曾經是我的想法,但現(xiàn)在,有所改變。改變在于,我需要透過考卷,看到丟失分數的內容背后所隱藏的信息,是不是知識點掌握的不牢靠,再看看以什么樣的方式幫助她鞏固知識點。想歸想,還是紙上談兵,邊實踐邊調整方式方法吧~~薩爾曼在文中舉了一個例子,某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對薩爾曼算出他們公司產品的邊際成本表示疑惑,但實際上計算數據就是源于該公司提供的內容。借此,薩爾曼想說明,課堂上的內容無法與現(xiàn)實世界中的應用相結合,是現(xiàn)存教育模式的主要弊端,其原因在于我們習慣快速地學習知識,在僅僅理解了一部分知識以后就宣稱掌握了全部,而實際上,學生獲得的知識非常淺顯的理解。這部分觀點我再熟悉不過,這也是我計劃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內容中所要重點做的,并且在實踐中。但目前,只能做到在實際中盡量讓盒子接觸數字用來學習數學,比如給她零花錢讓她自己去買東西,比較錢包里的錢與實際物品價格的大小從而判斷是否買的起;在家創(chuàng)立購物場景,讓她試著用虛擬貨幣、鼓勵用掰手指頭進行簡單的計算。至于上學之后,如何將繁雜的學科知識進行應用,我就沒有頭緒了,當然,沒到用時也想不了那么遠。作為這本書補充閱讀的《工匠精神》中,提到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工匠精神,培養(yǎng)發(fā)明、應用的能力,就必須讓孩子做真正的工作;而且所有的項目必須是真實的,不存在虛假的工具或預先設定的結果。真正的工作、真實的項目,就意味著要想激發(fā)起孩子內在的興趣,他必須明白他做的事情是有實際作用的,所以,如何讓孩子知道他了解的事情是有用的、并真正用上,這才是孩子學習的內部動力,當然,大人也如此。有了這個方向,我對小組活動的設計也有了些新的想法,比如,要想讓孩子了解測量,就要讓他們知道測量之后可以做什么,完成具體的做法,讓他們能看到測量這個過程帶來的真正的應用。薩爾曼認為,可汗學院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讓學生采用了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主動學習,即自主掌控學習進度,還要使學生能夠自行決定在哪里學和什么時候學。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那么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隨時隨地學習和自主掌控節(jié)奏能夠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其實主動學習這部分內容,從看《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就了解其重要性,并且我一直將其作為方向,孩子目前也主動學習掌握了一些數字和字母的讀寫,學前維持她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并不難,難的是步入小學之后。被動學習、填鴨式灌輸一直是現(xiàn)行教育體制被詬病的地方,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不同,對知識理解的速度和能力不同,所以這勢必導致一堂課下來,有些孩子聽懂了課上講的知識點,有些孩子卻沒有掌握。等到下節(jié)課講新的內容時,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無論學生會與不會都被忽略。長期積累下來,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缺口,影響后面更難課程的學習。發(fā)現(xiàn)缺口的責任,到底在誰的身上?按照這樣的教育模式,復習的重任變落在了學生自己身上,但是學生恰恰難以承擔這份責任。按照學生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方式,他認為學習本身就是個被動過程——只要安靜的坐在教室里吸收知識,最后機械的將其反饋出來就可以了。如今,學生卻被要求完全主動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尋找解決辦法,這與學生長期以來在做的事恰恰相反。這段話我覺得好深刻,說出了癥結所在。但是,我該怎么做?這個問題曾經蠻困擾我,除了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和尋找解決辦法的習慣和能力,我真的想不出到小學之后我能做什么。看過這本書,我想也許可以利用可汗學院的在線課程,幫她查漏補缺。只看到時候時間的安排和她的意愿。記得那天讀書會群里熱火朝天的討論著,要想獲得生存技能,現(xiàn)在的學習工具有很多,比如可汗學院,所以學校教育不是必須的,homeschool是完全能夠實現(xiàn)的。我從來沒敢這么想過,homeschool對家長來說是個多么大的責任和壓力啊,我承擔不起,而且每個人的視角都是有限的,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部分。我能做的,只是讓家庭教育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弊端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改進的,所以如何做,如何利用現(xiàn)代化的工具去做,是我一直在考慮并摸索實踐的。(來源:童玩童樂微信公眾號)文章有刪改
想知道你和孩子的親子關系現(xiàn)在是什么樣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測試一下吧!
優(yōu)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yōu)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