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為倒的秘密之一是小機構節省了大量與教育本身無關的成本:管理成本和營銷成本。在小機構里,我們很少能看到人力資源部、行政部甚至財務部。往往一個校長助理或類似的角色,就全攬了這些職能工作。而且在這樣的機構里,結構扁平、幾無副職,從而無論從部門設置上,還是從管理人員配備上,都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時,由于小機構多深耕于某個比較小的區域或特定的群體,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進行大量的宣傳。所以,從營銷上看,市場部99%以上是沒有的,銷售團隊是有的,但很多時候是被兼任的,比如教師團隊。寒雨連江服務過的大型k12機構曾收購過一家小型機構。這家機構就是一家典型小而美的機構,專注服務于周邊的數個社區,組織結構簡單,主要的營銷方式是教師定期到社區里做活動、做推廣,比如直接在社區里做現場的體驗課。由于整體運營成本低,盈利水平相當不錯。但自從并購后,受大型機構專業分工的影響,這家小機構的教學團隊在“專心教研的名義下”迅速放棄了教師做推廣的優良傳統,連派單這樣以前經常做的例行公事也不再愿意做了,而轉而依靠路牌廣告、短信、網絡推廣、掃樓等方式完成招生。營銷成本的上升,再加上規范化的納稅、員工社保等多方面的成本激增,與原來可觀的盈利水平相比就只能在盈虧間搖擺了。從這個案例,寒雨連江深刻感受到,一家小型機構的毛利率砍一半還能保持盈利才能保證它并入大型機構后依然是盈利的業務。可見大型機構的成本結構之高。另外,很多小型機構的所有者或合伙人,大多就是優秀的老師。這在行業低迷時,也能幫助機構節省最核心的師資成本,從而讓整體生存成本降到最低。小機構“小而不倒”的秘密是節省一切能省的成本,而秘密后面的秘密是節省了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成本,從而使花的每一分錢直接與教育本身發生關系。而在大機構里,又有多少錢花得與教學是那么的間接甚至無半毛錢的關系?而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小而不倒”機構的師資待遇經常會高于大中型機構。這似乎讓人匪夷所思,但原因很簡單。
企業的總體投入是有限的,營銷多一點,教學就得少一點。由于管理和營銷成本大量節省,自然教學上能投入的比例就高了。
同時,由于小機構充分發揮了教師的能動性,將很多營銷、服務的工作交由教師團隊來完成,真正體現了“做三個人的活,拿兩個人的錢”的雙贏效果。而且,效果還好:一個老師咨詢家長報名的能力和銷售顧問比那個強?一個老師反饋學生的情況及提供學習建議和專職教務比那個更有讓家長滿意和信服?
2.口碑事關生死
小機構由于立足于某片社區或某個特定群體,口碑效應更加明顯。如果教師水平不行或工作投入不夠,極易口口相傳而動搖機構生存的根基。所以,小機構在教學上反而不敢松懈,對老師的能力及投入上都要求很較高。同時,在教師的激勵制度上自然力度頗大。
寒觀點:“小而美”才能“小而不倒”
寒雨連江說了很多小機構的優勢,但并不意味著只要是小機構就不容易倒。事實上,也有大量的小機構關門大吉。為什么?因為小而短視,小而不美。
而要做到小而美,其實很簡單,就是要盡一切可能調動和發揮老師的潛力和積極性,將幾乎所有的力量都放在與學生相關的教學與服務上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優勢資源于教育本身,才能贏得與大中型機構相比的品質優勢,才能在有限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優學云測評提出“6+1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測評精準定位學生學習情況,智能診斷學生學習問題,幫助老師動態監測學生學習過程,適時調整學習方案。并通過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互動形成三位一體的創新教學模式。

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小而美的教育機構才最貼近教育的本質,而大型機構則經常要在商業與教育間進行取舍和妥協,而妥協的結果是不會出品最極致的教育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