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業態全景觀察
自2015年開始,在線教育進入洗牌期,但總體來說,有三種在線教育模式在各展所長。本文作者認為,無論如何,K12的主要場景在學校,只有深入學校,才能創造顛覆性的價值。2015年開始,在線教育進入一個洗牌的時期。放眼全局,有三種在線教育模式在各展所長。第一大類,用市場的眼光做教育,比如百度傳課、淘寶教育。這類在線教育企業更多地用銷售的思維去做教育。但是我們看到,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它不完全等同于電商,所以這種模式往往運營得更加困難。第二大類,用IT的思維做教育,比如網易公開課。互聯網公司跨界進入教育行業,然后用互聯網的思維或者IT的思維去做教育。立足點決定了思考的方向,IT領域的人才更多的是以一種工程師的思維做教育,有時候會讓你覺得特別有意思,有時候則可能對教育的規律認識產生些許偏差。第三大類,用教學的方法做教育,比如出身華圖的好學教育。傳統的教育機構和學校精通教與學環節,他們做在線教育更多地在用教學的方法做教育。這類機構和企業一直在教育領域精耕細作,因而精于教育是他們的優勢,但是這類企業有時候對互聯網的理解可能會有偏差。在大多數人的概念體系中,互聯網教育就等于通過互聯網看看視頻,做做題等。移動互聯網教育就等于通過手機進行學習。這種認識是很狹隘的,在線教育門派眾多。下面,我將擇其中有代表性的逐一介紹。這應該是在線教育中最古老的門派了,早在1999年或2000年初的時候開始發跡。最開始,網校只是簡單地把優質學校的資源搬運到其他學校。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當然,隨著時間的遷移,網校也在發生著演變。(1)時間的變化。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因而網校課程的時間從最開始的1個小時、45分鐘,到20分鐘、10分鐘逐步減少。(2)課程形式的變化。錄播課即網校提前錄制好課程,然后放在網上,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這是網校最早的課程形式。這兩年,隨著技術的發展,直播課開始成為在線學習的重要趨勢。(3)錄課技術的演變。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硬件的發展,網校的錄課技術也在快速發展。最開始采用語音+課件,后來有三分屏、錄屏、電子白板和液晶。在K12階段的在線教育陣營中,網??梢哉f是擁有比較成熟的盈利模式。家教O2O以前的形式是家教中介網站,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以后,基于地理位置的LBS定位和網上信用體系逐步成熟。家教中介網站新瓶裝舊酒,披上O2O的外衣,搖身一變為家教O2O。但從目前趨勢來看,家教O2O迎來了大洗牌。幾百家的家教O2O企業,經過一輪兼并、淘汰,目前只剩下四五家。而且現在大家都閉口不提家教O2O了,盡量給自己包裝其他的概念。出現這樣的現象并非偶然。家教O2O其實就是用市場的方法來做教育,簡單地將教育電商化,沒有觸及教育的本質。所以,這樣的模式難以持久。中國現在畢竟還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考試(測評)的基礎就是試題。所以,題庫產品也已存在了相當長時間。同樣,隨著技術的發展,題庫這瓶老酒,披上“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外衣之后,也重新煥發了光芒。但個人淺見,題庫雖好,卻是在線教育的一個“大坑”。為什么這么說呢?題海無涯,玩轉不易!建立一個完整、有效的題庫,就是很大的壁壘。一綱多本,國內教材版本眾多,各地考試標準不統一。這也就意味著,海量題庫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工和龐大的工作量。而且,公司要想建設高質量的題庫產品,每道試題的標簽就得越多越好、越細越好。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力、更多的投入。其次,要想做好試題的標簽,我們需要高水平的教師。但是,現實情況是,高水平的教師怎么會干這么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于是,題庫質量可想而知。現在,題庫產品成了各家在線教育公司的標配。題庫是底層,題庫再加上一些應用方向,新的門派就由此產生。(1)拍照搜題產品的基本使用邏輯。手機相當于我們身體延伸的一部分,我們用手機拍攝紙質書上的試題,形成一個圖像,OCR識別出題中的文字。系統再根據算法,將文字與題庫對比,找出同樣的試題,最后給出答案。這個基本邏輯有相當的技術含量。(2)拍照搜題產品違反教育規律。在做題的時候,學生思考的過程比答案更重要。寫作業過程中,學生可能要去思考這一條線怎么去畫,或者公式如何進行變形。這個過程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只有經歷這個過程,學生的能力水平才會提升。高科技助力教育,應該是為教育產生正面的價值,提升教與學的效率,而不是違背教育規律,淪為作弊的工具。經過幾輪洗牌,目前拍照搜題產品只剩下幾家公司。拍照搜題產品雖然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但同時也遭受家長和老師的強烈反對。學生沒有付費能力,家長又不愿買單。百度可以有錢任性,那其他創業公司呢,如何實現盈利?作業是實體學校中的一個高頻場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教與學環節,“講、練、測”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上完課,老師通常會留一些作業,學生做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根據學生作業的反饋結果,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整體來說,這是改變了用戶的行為習慣,而這需要很長時間去培養。在線職業教育是指通過在線直播或者錄播的視頻來進行學習,以培養職業技能或資格證考試培訓為主。職業教育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實戰型(偏重就業),另一類是證書型(偏重考證過關)。職業就業類的教育更多采用O2O模式。Online采取的多是線上直播課的模式,名師的課程能覆蓋更多的人群。Offline采取的是實操+助教的模式,線下解決實際的具體問題,讓課程更加落地。職業考試類的教育可以更多采用線上教育的模式。職業教育是一個更容易標準化的市場,天然適合在線模式。其打通了用戶到用人單位的商業延展閉環,讓平臺直接與招聘渠道對接,教育和就業無縫連接,孵化出新的商業模式,可想象空間大。加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職業教育,使其有了更好的發展態勢。職業教育在線化的速度,遠快于留學和K12領域。教育信息化也是比較古老的一個門派,一個很有勢力的名門大派。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教育信息化,其實它涉及學習測評、校務管理、家校溝通等多種功能,是覆蓋學習、生活、管理全場景的智慧校園應用。雖然教育信息化被教育部高度重視,但它是強組織營銷產品,具備ToB模式的特性,相對ToC產品比較封閉,所以少為人知。也有很多人說這不屬于在線教育,但我認為教育信息化本質是幫助學校提高互聯網應用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也屬于在線教育范疇。總體來說,教育信息化對資源的訴求很高,容易做成項目制,但又過于重視硬件,依賴資金,這是一個誤區。教育信息化,應該大力普及,而普及的首要條件是低成本,甚至免費。優質資源派是重內容型的在線教育平臺,主要提供優質的課程和學習資源,在教師學生比例日益失衡的今天,名師資源尤其匱乏,普通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基本是課堂上老師灌輸式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差,也沒有時間思考;而在線教育可以免費提供高品質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觀看視頻進行游戲化、情境化、沉浸式的學習,在課程形式上做到了微創新,同時內容十分精練,學生不容易疲憊,因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這類平臺的資源建設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覆蓋全部所有學段、所有知識點是不現實的;另外,中小學生在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也沒有機會去單獨上網學習,所以想要普及還是很困難的。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個人要轉型,企業要轉型,時代要轉型。變則通,不變則死。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人。目前,在線教育有兩個方向受到追捧,那就是優質內容和進入校園。教育人要盡量抓住在線教育洗牌的時機,選擇正確的方向,順勢而為。無論如何,K1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主要場景是在學校,只有在線教育深入學校,切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線教育才能產生顛覆性的價值。作者:朱兆偉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年第5期
轉載: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文章有刪減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