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VR教育:給點雨水就泛濫
在教育學界,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而在現實中,教育者通常需要面對一群不愛學習、沒興趣的學生。如何令孩子們增加興趣,更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成為教育界一個頭痛的問題。于是,從文字到視聽媒體,再到多媒體,人們不斷地讓信息變得豐富起來,試圖讓孩子們減少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
在尋覓中,人們發現VR是一種具有沉浸感的媒介。為此,教育領域一部分人高舉VR旗幟,呼吁教育革命的到來。無可否認,VR教育確實是人們心目中未來可期的領域。不僅僅是科技大佬的態度觀點,就連街頭巷尾也對VR教育充滿期待。正如很多人設想得那樣,VR本身擁有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特質,還能讓人突破資源和能力的限制(比如普通人可以體會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甚至還有擁有更強大的與虛擬元素互動的能力,可以實現VR訓練基地、VR實驗室,甚至VR大學等。但在實際情況中, 國內公司企業對VR教育的落地,似乎沒有那么赤誠。2015年12月23日,樂視在“豈止一個視界”的新品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旗下的樂視教育與新東方合作,推出VR英語課堂,比如VR口語課堂,學員只需戴上VR頭盔,就能身臨其境學習英語。現在距離樂視的發布會已經有5個月了,但小編在樂視視頻APP中只是找到四個全景課堂,一個是口語課全景視頻,一個是小學乘法輔導班全景視頻,剩下兩個是字母動畫學習。看完之后你會發覺,這些明明可以通過視頻很好地實現,為什么要用VR來實現?與此同時,絲毫不見新東方的蹤跡。除了樂視,還有造紙印刷的安妮股份宣布開發兒童VR教育產品,但具體細節不詳;邢帥教育表示推出基于Cardboard的在線教育視頻,解決學員沒有電腦的問題;廈門創壹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虛擬現實三維互動在線教育云平臺,與VR似乎沒有關系;百度計劃明年在貧困山區的學校設立VR教室,具體細節不詳;網龍想要打造一個教育生態系統,自身專注于平臺建設和內容開發,硬件主要依靠第三方……目前,VR尚未爆發,VR教育也處于早期階段,眾人試水也是一種能夠理解的行為。當然,市面也還有一些小的創業公司探索VR教育。在VR圈里比較活躍的是巧克互動,一個把英語作為VR教育切入點的內容團隊。此外,還有一些針對兒童設計的頭盔,比如映墨的兒童VR。不過,映墨針對兒童開發的VR頭盔傾向娛樂。但站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更加想知道,VR教育目前正確的姿勢應該是什么。巧克互動的聯合創始人吳依松告訴雷鋒網,市面上一些機構把課堂視頻VR化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你把平面圖片立體化,有意義,比如把心臟結構圖做成立體的效果,但單純視頻用VR來呈現,那就沒意思了,學生容易走神。”在他看來,VR教育應該發揮VR的特性——仿真和交互,并利用這些特點增加學生的興趣,集中他們注意力。
巧克互動目前有兩種產品,均采用3D動畫制作軟件瑪雅打造。一個是針對C端的英語場景對話:利用VR模擬出各種真實場景,讓用戶在其中扮演角色進行對話練習。第二個是針對B端的師生實時互動方案,即老師和學生通過VR共同進入虛擬場景中進行“實地”教學活動。前者解決英語練習的場景問題,后者解決課堂教學素材問題。對于師生實時互動方案,吳依松描述道:在40分鐘的課堂中,前二十分鐘是老師帶著學生認識拼寫單詞,比如蝴蝶、蜜蜂。后面這二十分鐘,老師可以通過VR和學生互動,比如讓學生在VR場景中找到蜜蜂的單詞,又或者通過VR,老師帶著學生到海底探險。“我們不會讓學生整堂課都戴著VR頭盔,那是不現實的”,他繼續說:“VR是教學過程中一個工具。”除了面對VR設備的問題比如頭盔對不同年齡孩子的適合度,這里還涉及到課程開發。吳依松說,一個好的教學內容需要考慮IP、劇本設計、與教材的緊密結合程度。簡單一點說,這需要VR教育內容開發團隊需要具備教材編制能力。這看上去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事情。簡單的是,每個人都可以編出來,不簡單的是能不能“押中考題”。尤其像巧克互動的商業模式是把方案推向公立學校的教室中。教育領域一般認為,如果要用VR來呈現,應該是那些具有可視化特點的學科,比如天文、化學、生物、歷史、地理、語言學等,而那些抽象的學科,比如哲學、數學、邏輯學這些就不適合VR。除了學科,VR教育是否同樣存在“適合哪些年齡階段的人”呢?顯然,高三的孩子才沒有閑情雅致利用VR提高學習興趣。對于這一點,吳依松直言表示不知道。“根據人的認知規律開發內容,具體哪個年齡適合VR教育,我也不知道“,他說。不過,他指出,VR教育的發展路線將沿續目前的教育機構的路線,比如新東方這種有老師帶領著學生學習的模式。他十分反對用平臺的思路來做VR教育。吳依松說的“平臺思路”是把教育產品看成游戲那樣,通過一個平臺來下載。舉一個例子,國外有一款幫助用戶學習外語的VR應用《House of Languages》。人們可以通過Gear VR的內容平臺進行下載。對于VR教育應該通過機構還是平臺來發展,小編保留觀點。事實上,VR教育會在哪個學科走得最快,什么時候能繁榮起來,吳依松也很率直地表示不知道。甚至,VR教育是否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不是能學到更多,他也沒有答案。“VR教育還在實踐,效果有多好,能不能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我們不能現在給出一個答案。但我們相信,VR教育一定能夠增加他們的興趣。”顯然,正在探索的巧克互動也沒有想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方式來實現VR教育。但在他們看來,VR時下可以作為一個工具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至此,我們看到一個貌似泛濫,但急需更多人共同摸索的VR教育。與此同時,這個領域也沒有巨頭進入,推動行業發展。由此,VR教育究竟是一條怎樣的道路,我們難以得到答案。正如新東方在線COO潘欣在采訪中所表達過的一個觀點:VR對于教育來說還偏早,從互聯網技術發展來看,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是先娛樂后教育,娛樂的場景目前還沒跑通,教育可能需要更長的周期。作者:柏蓉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雷鋒網
轉載:茄葩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