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教育領域整體投入增加, 民辦教育相關法律及配套政策修改提速,有望迎來產業化發展。從不同教育階段來看,相應政策為細分行業勾勒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學前教育在政策引導下積極發展,《十 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至2020年的普惠學前 教育發展目標;K12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推動了信息化加速,且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促進優 質資源公平分配;高等學歷教育階段則是圍 繞“提升就業”和“規范獨立學院”展開; 而職業教育受益于相應發展計劃和“一帶一 路”戰略,未來“集團化辦學”、“民間資本辦學”以及“走出去”將成為發展趨勢。
2.資本涌入
社會資本注入總金額與頻率均高速 上升,2015年教育領域的投資總金額為2014 年的兩倍多,并購總金額同比增長165%,上市掛牌總案例數同比增長76%,隨著政策放寬,預期將有更多資本涌入。
3.跨界頻繁
業外企業跨界教育已成常態,競爭日趨激烈。入場者包括以BAT為代表的互聯 網公司,大型房地產公司以及尋求轉型的非 教育類型上市公司。它們跨界動力來源多樣 化:互聯網公司尋求縱深開發的細分領域,以完善自己生態布局;地產公司深度涉足教育地產領域,以謀求業務間協同作用實現整 體利潤增長;而尋求新型增長點,也是其它 業外企業跨界教育的動力來源。
4.科技創新
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爆發的 大環境之下,在線教育影響力漸長,概念熱度超過傳統教育。除了與傳統教育結合之 外,在線教育利用技術細分化與訂制化,還將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多元化可行的商業模式。
在上述四大因素驅動之下,中國教育市場正在經歷著六大變革:
趨勢1-資本驅動教育行業高速發展
投資、并 購以及上市這“三駕馬車”將不斷推動教育行 業的高速發展。投資為行業發展注入活力,并由K12、垂直平臺、早教以及職業教育領航; 并購則是改變教育行業生態的推手,同業與跨界并購齊頭并進,打通行業價值鏈,實現產業鏈閉環,追逐新商業模式與轉型機遇;上市則推動行業加速向前,隨著政策開放和產業整 合,新三板市場也將保持增長態勢。
趨勢2-在線教育及個性化差異化是關鍵
經過幾年的發展,在線教育公司認識到僅僅提供類 似中介性質的平臺或一些教育資源整合的在線 產品是遠遠不夠的,深刻理解用戶需求,提供 相應的內容、完善的產品和服務是價值鏈的核心。在盈利模式探索上,在線教育未來將嘗試 在線增值服務、平臺傭金、網絡廣告和軟件包 月等不同的收費模式組合,精準定位,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提升競爭力。
趨勢3-O2O經歷資本追捧后需要回歸理
國內教育企業在互聯網化的進程中目前普遍處于 初期探索階段。雖然O2O家教類平臺和題庫類 的產品在教育互聯網化進程中均有突出的表 現,各自在線產品的設計理念也被市場認可, 但仍然缺少縱深的挖掘。教育O2O發展需要向 專業化,場景化和生態化突圍。
趨勢4 -政策改革將帶動教育產業化與多樣化
“分類管理”改革通過對非營利性教育與 營利性教育的清晰界定,落實了財政、土地、 稅收、收費、招生等方面的差異化扶持政策。 從而吸引以企業資金、慈善基金為代表的各類 資本涌入教育行業,并同時帶來了行業內部管 理模式的改革,以及對外合作的增加。早教、 職業教育、國際學校等可能更會偏向營利性, 憑借企業戰略上的靈活性,以市場化方式吸引 資金,實現多樣化發展。
趨勢5-多元模式助力外資滲透中國教育市場
外資教育機構目前已經在學前教育、語言培 訓、國際學校以及高等在線教育市場進行積極 的布局。職業教育方面,中外合作的項目也在 逐漸增多。未來隨著中國教育產業的發展,外 資進入教育市場的機會將逐步增加。 趨勢6-中國教育未來如何“走出去”仍需探 索:中國教育行業“進出口”差距甚大,“輸 入”模式較為成熟,“輸出”模式仍待探索: 在學前教育階段,鑒于國內相關內容同質化嚴 重且競爭激烈,國際化輸出或成為中國在線早 教公司發展的出路之一;在K12教育階段,大 型K12課外輔導機構已將國際化作為重點發展 戰略,未來可期待有更多布局;在職業教育階 段,因為授課標準不同等原因,目前輸出幾乎 為零,但是受“一帶一路”政策的激勵,職業 教育出口仍有機會。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德勒
轉載:茄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