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進入收割期?先解決教育大數據問題!
進入2016年以來,在線教育和教育O2O遭遇資本寒冬,再加上幾宗教育大機構對互聯網教育的并購、整合,于是有人認為在線教育和教育O2O已經進入收割期,互聯網教育的創業賽道在逐漸關閉。可回歸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我們發現在線教育和教育O2O仍是處于上升期,不但未來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多,而且取得勝算的幾率也很大,只是未來互聯網教育創業門檻提高而已。資本退潮≠互聯網教育進入收割期,教育大數據問題仍未解決資本的退潮只是代表投資人不愿意在教育超長回報周期上繼續等待下去,而將資金注入其他“見效快”的領域,對教育行業產生不了根本性的影響,對教育本身更是沒有一毛錢的關系。互聯網教育最大的意義是個性化教育、教育公平、終身教育成為現實,可能保持在線教育和教育O2O走下去的關鍵則是教育大數據,只有教育大數據實現,我們的教育才可能從幾千年的傳統中改變。特別是教育過程中信息的流動均是“關鍵性價值數據”,與當前流行的共享經濟所產生的信息流有著本質區別,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所帶來的影響決不是教育行業本身,而是整個人類社會甚至改寫人類歷史,因為教育大數據是人工智能最佳的“原材料”。根據當前情況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家在線教育和教育O2O平臺能在其細分領域積累60%以上的教育資源數據和學生學習數據,即使國家級的互聯網教育資源平臺所積累的教育數據仍不足教育數據60%,遠遠沒有達到如BAT一樣壟斷某個細分領域的數據規模,僅僅以資本角度來審視互聯網教育不夠全面,也不夠科學。現在的互聯網教育剛剛完成啟蒙,通過互聯網來學習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可教育主體——學生,對數字化學習沒有達到天然運用的程度,對于新進入的創業公司仍舊有無限的機會。真正的互聯網教育大整合或者洗牌,將在2022年開始,那時的洗牌將是真正從教育本身、產品本身出發,終將影響教育行業格局。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是2022年出現互聯網教育行業大整合?根據當前我國教育體制來看,2015年開始,2012年6月之后出生的“數字娃娃”進入教育學習階段,可以預見的是2012年6月-2022年這十年間人類所積累的學習行為數據和所產生的教育資源數據,將超過人類歷史的總和,也將第一次引發人類教育數據的大爆發。屆時,那些積累教育數據在其細分領域達到60%的平臺將成為所在領域的行業巨頭。互聯網教育經過3年的大火,已然完成對學生、家長、教師甚至學校的啟蒙。有的從業者拿到投資后,干脆以“情懷”、“我的理想”角度去所謂的產品創新,不過更多的人則是以教育行業、商業模式、教學過程的角度去創新,少有人能以客戶為原點去創新(真正以客戶為原點創新的平臺日子過得都很好)。現在資本退潮,開始讓大家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客戶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據客戶的需求去產品創新,畢竟在資金的壓力下,能讓自己生存下去一定是基于現金流,而現金流的來源就是客戶付費。事實也再次證明,雖然我們處于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歷史關口,可能不能讓我們的互聯網教育事業持續下去,不是基于資本,也不是基于情懷,更不是基于理想,而是基于用戶需求。作者:畢汝杰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畢汝杰(ID:bibo_me)
文章有刪減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