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這五年在懷疑中成長,慕課的春天還有多遠?
MOOC自2012年美國大學推出以來,發展迅猛,全球許多一流大學都紛紛加入或創建MOOC平臺。因此,這一年被公認為慕課元年,但這五年的路走卻得并不順暢,被追捧,被欣賞,亦被懷疑,被排斥,有人遺憾退出,但亦有人堅守,而這些堅持到現在的人即將迎來屬于他們的春天?
2012年,慕課在教育行業投下了一枚炸彈,有人點贊,稱它打破了傳統大學的圍墻,讓優質教育資源為公眾共享;也有人嗤之以鼻,認為立足于虛擬世界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只會降低教育質量。但在這紛紜的爭論中,慕課還是一如既往地在前進,讓傳統教育為之恐慌,而創業者為之瘋狂。在慕課這場運動中,中國的腳步跟得很緊。2013年5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高校的在線課程加入了被視為MOOCs“三駕馬車”之一的edX。隨后的兩個月,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中國大學與慕課也開始了頻繁互動,生怕在這場全新教育模式的追逐中落下腳步。而在國外平臺之外,國內慕課平臺也開始崛起。其實,從 2011年起,“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在愛課程網、網易等平臺推出。2013年6月,首批120門“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又通過愛課程網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于是在2014年5月,基于讓每一個有提升愿望的用戶都能免費獲得更優質高等教育的理念,互聯網企業網易公司與高教社“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了中文慕課學習平臺——中國大學MOOC。在這五年里,中國的教育部門也在有步驟地推進慕課與大學教育的深度融合,從肯定“慕課”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的興起,下文支持中國大學“慕課”建設,到現在公布2686門課程為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更多高校、互聯網企業開發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紛紛上線。要迎接在線教育行業的春天,或許還要邁過一道坎,那就是在線教育的課程如何能被學歷教育、官方以及社會認可?這才是慕課快速發展的關鍵。第一類,由各大高校、商學院自發建成的平臺,高校之間的資源互換較少;第二類,是以網易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擁有巨額的用戶流量以及平臺優勢,能夠國內外兼而有之。模仿國外慕課行業的發展經驗是第一類MOOC平臺的選擇,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院校為實現MOOC學分認可,第一是要求在線學員必須參加在實體考場進行的有監督考試,其二便是限制學生身份,只為本校在校學生認可MOOC學分。清華大學MOOC學位項目的正式開學,更使MOOC與傳統大學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與此同時,互聯網慕課平臺為“求”認可,也不斷亮出絕招。在這些平臺中,中國大學MOOC經過2年的發展,成為了國內開課高校數量、課程數量和選課人數均居于首位的中文MOOC平臺。當然,在“求”認可的這件事上也可謂花了心思。MOOC有一套類似于線下課程的作業評估體系和考核方式,嚴格的學習過程控制保證了教學的質量。每門課程定期開課,整個學習過程包括多個環節:觀看視頻、參與討論、提交作業,穿插課程的提問和終極考試。除了控制學習過程和考核方式,中國大學MOOC最大的招就是嫁接知名高校的課程資源。當學生的最終成績達到課程的考核標準后,即可申請由中國大學MOOC官方認證、老師簽名、學校發出的課程證書。瀏覽中國大學MOOC官網最近熱門課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大學英語(口語)”參加人數已經超過14萬。想想這個平臺上的上千門課程,這樣的資源又將會幫助多少期盼學習的人?還用擔心認可度?隨著慕課的受歡迎程度增加,課程結業證書的含金量被社會認可將不再是問題。在政府最新發布的“十三五規劃”中,創新教育也被列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點。相對于已經殺成一片紅海的K12教育和九死一生的O2O教育,中國大學MOOC卻獨辟蹊徑的探索在線教育新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在線教育的發展也有利好,慕課的春天難道不是已經到來?作者:周興斌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周興斌(ID:bangmangtuan)
文章有刪減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