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經濟”走紅:分數至上的另一種表達?
“高考怎么破?學霸來幫你!”“這里既有高考文理全省前50的全科小能手,還有熟讀語數英物化生史地政的單科小霸王!”……這些信息像強心劑一樣,刺激著不少暑期備戰的準高三的學生和家長們,搶著預約學霸進行輔導。在近幾年的暑期教育培訓市場上,除了傳統的培訓機構之外,一種貼著“學霸”標簽的家教方式走紅,并逐步從最初售賣學習筆記的1.0版本,上升到兼職做教育機構教員甚至組建學霸家教團隊的2.0版本。“在高考中,我們發揮得還不錯,說明我們的學習方法是有效的。當家教能夠把這些鮮活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傳授給有需要的同學。”福州一位已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錄取的學霸教員表示。伴隨著高考制度改革、素養教育理念逐步傳播,學霸標簽為何仍被推崇?“學霸經濟”走紅折射了怎樣的教育現實?又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一現象?為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學霸教員、學生、學生家長和教育專家。高考結束后,昔日的一些學霸們又多了不少標簽,“單科考試近滿分”、“全市第一”、“全省前三”等等。這些身份讓他們在教育培訓市場上受到了追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目前“學霸經濟”的產物主要是以“學習筆記出售”和“面對面輔導”兩種模式為主。從價格來看,這些筆記售價在幾十元左右;從內容來看,有重點難點的總結,也有解題思路的梳理等。甚至還有一些筆記在樣式上進行了排版,分類更加清晰。“這些都是學長學姐們的學習心得,比如說一道題目,不僅有寫做法或答案,還會有難點、易錯點的分析,這可以在自己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時作參考。”一位購買了學霸筆記的同學表示。另外,從家教的情況來看,有學霸自身進行推銷的方式,也出現了一些由學霸們組建的教員團隊。其中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他們都來自當地的重點高中——這些學校在當地有良好的升學口碑。比如說由福州當地的重點高中——福州一中的學霸們組建的“師兄在身旁”,就是其中的一支家教團隊。“今年暑期居然接到了近200人的家教預約,比去年多了一倍。我們的學霸教員已擴充到了85個左右的規模。”其負責人林于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了解,福州這支學霸家教團隊于2013年組建,主要由當年剛結束高考的學生擔任教員,其中不乏清華、北大學子和全省前三十的尖子生。林于洋表示,我們會通過微博、微信家長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包括學霸教員介紹、教學情況反饋等信息,不少家長會介紹家長過來。他自己接的咨詢單里,就有很多家長重點關心學霸的相關信息,希望這些學霸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福州一中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表示,請學霸主要是想讓他談一些學習方法,教育機構或者職業家教未必能比學霸家教們給孩子帶來更多收獲,比如經驗交流、學習興趣、學習熱情等。相比學霸家教團隊相對全面的學科選擇和細致的運營分工,來自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的陳同學定位更小眾,僅做地理學科的輔導。自我宣傳主要是通過家教網外掛自己的信息、制作個人名片并在熟人圈進行轉發。“浙江的高考改革后,孩子想選擇背誦內容少且又有點偏理的地理學科作為考試科目。但是目前市場上做傳統意義的理綜、語數外的家教比較多,做地理家教的比較少。這種地理成績優異的學霸是不錯的選擇。”一位請了陳同學做教員的學生家長表示。貼了“學霸”標簽的家教為何會受追捧?而對于學霸、學生和學生家長,這構成“學霸經濟圈”的三方而言,他們各自又有著怎樣的訴求?“學姐學長輔導的話,更加有共同話題,有不懂的地方也能直接提出,而不是悶著不懂裝懂。我們也互加了微信,還會聊聊其他方面的話題。”浙江一位今年請了學霸做家教老師的準高三的同學表示。而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這些學霸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高考成功經驗分享和獲取一定收入是他們從事家教的主要原因。今年剛考入武漢大學的福州一中的鐘姓同學表示,她參加“師兄在身旁”做教員,主要是覺得現在高考知識在高考后可以用上的很少,非專業的大部分會被遺忘,與其這樣,不如把自己覺得好的方法教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在上述陳同學看來,他比較傾向能夠通過家教實踐培養自己經濟獨立的意識,不太喜歡依賴家長。“我每個小時授課費在100到120元左右,7月份一共接了4位學生的家教,按照每位學生授課20個學時來算,能有近萬元的收入。”而從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存在觀念上的分歧。浙江一位為孩子請了學霸做家教老師的家長表示,她愿意請學霸來教課是因為這些學霸畢竟是剛剛從高考考場上下來的,能夠設身處地為學生提供有效的答題技巧。另一位學生家長則認為,一開始,學霸的標簽確實會比其他招牌更有吸引力一些,但是在后面持續的教學中,更看重思路的表達和學習習慣的引導。林于洋也告記者,有些家長在預約家教時會出現一些盲目崇拜“學霸”的狀況,一些則更看重教員的溝通能力。“在預約家教時,有一半的家長直接要求請學習成績好的教員做自己孩子的家教,還有一部分家長會比較理智,會要求比較善于溝通的教員,并且根據孩子具體的情況對教員進行要求。”對此,一位研究心理學的專家表示,不同家長對待教育的眼光不同,這也決定了他們對于后代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待各種教育方式的看法是有所區別的。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曾在“中國基礎教育打敗西方了嗎”的主題討論中反思中國教育為何如此重視學霸這一現象時指出,“我們這個社會太追求成功,太相信學霸,結果成不了一個創新性國家。”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就是“第十名現象”,即五十人的班級,后來比較有出息的人通常在班中排在十名上下。這些學生用70%的精力考到了第十名,剩下30%的精力去玩自己喜歡玩的。許紀霖認為,比較起狀元和學霸,他們才是最后的勝利者。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則在上述討論中表示,中國教育有“遵從主義”的傾向,即特別強調有一個現成的標準,這個標準是權威性的,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這個現成的標準,去遵從它、與它相一致。“這種教育方式讓我們贏在了起跑線上,但卻輸在了終點。”對于學霸自身教育的反思,也拓展到了對于學霸教授他人的這種教育方式的反思。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多數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對于“學霸經濟”的價值和可持續性持懷疑態度。上海一位一線教師指出,如今的在校教育提倡所謂榜樣的力量的理念也在某些方面促使了這種社會風氣的形成,家長和社會還是習慣只關注高考成績。不少家長平時也很積極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班上的學霸進行“取經”。上海的一位高中校長表示,學霸家教可能學習的經驗比較足,整理學習課程、筆記比較有條理,但是方式方法適合不適合就是一個問號了,因為從學生到教員,需要經驗。家長請他們的心理,無外乎是讓孩子跟著去學,但是更多的我覺得是心理上的暗示。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這是一種分數至上的理念,對于教育的理解過于單一。學霸的高考分數高,并不代表就能教好學生。記者:許陽
實習記者:吳佳妮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