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的賽道,誰能贏在終點線上?
優秀的K12在線教育企業必須建立在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強大的互聯網產品設計及營銷能力的基礎上,盡快完善經濟欠發達地區線下的教育資源,打響口碑之后或將產生K12在線教育龍頭企業。當下,教育行業在諸多政策、經濟、人文因素的影響下正在發生巨變,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高度普及,越來越多的國人習慣于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在線教育是指依托云計算、大數據挖掘、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以互聯網為載體,來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教育形式。2014年為中國線上教育元年,目前已形成了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體系:包括學前教育、k12教育(小學、初中、高中/中專)、高等教育(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企業在線學習等,2014年之后,線上教育行業增長迅猛,預計到2017年其規模將突破2800億元,互聯網教育行業最美好的時代即將到來。在線教育的諸多細分領域中,當屬K12最為搶眼,K12在整個在線教育行業中,占比不到3%,但是融資額卻占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20%以上。截至今年9月末,約有135家在線教育企業獲得投資,投資總金額近6億美元。而在獲得融資最多的20家公司中,35%以上屬于K12教育范疇,占比最大。百度研究院報告顯示,2015年,在中國教育市場投資結構中,K12教育投資項目占比也最高,占總體投資項目的23%。針對K12領域,資本市場近來更是頻頻發力。例如,10月11日,專注于K12教育信息化平臺開發與運營的學樂云教學宣布完成數千萬美金的C輪融資;9月29日,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機構掌門一對一獲得上億元C輪融資,這是一年之內該公司獲得的第二筆融資;9月23日,K12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資;9月20日K12課外教育平臺課外喵也宣布獲得A輪3000萬元融資。甚至NBA巨星科比都注資了中國的K12教育公司VIPKID。由此,K12在線教育的火熱程度不言而喻。火爆的K12為這個資本寒冬加了一把火,讓人感覺到些許暖意,為什么K12教育如此火爆呢?其一:人口紅利。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3年處于K12教育階段的學齡人口約有1.62億,預計2020年將達到2.12億,2015年第1季度,中國K12互聯網教育市場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80.13萬人,僅占全國學齡人口的不到8%。龐大的適齡人口基數,為K12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K12適齡人口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其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當前國家大力促使教育市場走向市場化、民營化、信息化,為K12在線教育創造了發展契機。國家積極通過政府購買、后補助、稅收優惠等實質性支持手段擴大行業需求,帶動行業發展,力求解決教育不公平問題。這將持續利好在線K12教育產品內容開發、教育信息化、教育設備發展。其三:應試教育的剛需。K12在目前國內教學體制下,可謂“應試教育”的代名詞,對中國式的父母而言,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他們心中底線式的核心利益,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費用占比已經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父母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下,除了校園所學,更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方面更上一層樓。行業的紅利下、資本嗜血而來跑馬圈地的背后,K12領域的公司卻面臨著多重考驗,至今尚未出現期望中的新巨頭。因為目前創業公司基本的商業模式都是基礎產品免費、增值服務收費,創業公司普遍處于盈利模式探索階段,當然這也是整個在線教育行業所面臨的困境,即使是51talk這樣的巨頭,也是流血IPO;再者,K12教育本身就有很強的特殊性,用戶是學生,決策者是家長,評估者是老師,多個環節很難有效串聯,因此用戶開發難度較大,在國內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中小學教育主要由線下公立學校完成,而新興的K12創業公司中,卻大部分是線上起家,缺乏口碑積累,通過網絡營銷推廣曝光,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比價慎重,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進行試錯,這導致獲客成本相對較高。第三,在選擇機構時,學生家長選擇課程的首要目標是提升學習和競賽成績,學生留存率相對較低,而且諸多教育機構缺乏教師等核心教學資源的積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其發展的進度。 第四,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本身就比較差,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線上教學效果都是無法保證的,這對于提升家長對在線教育的信任度以及學生考試成績是否因此有較明顯的提高等而言也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筆者認為,未來的k12教育,資本會更看好以下幾個方面做的不錯的企業。
其一:剛需的產品,強大的師資。不管線上還是線下,教育的本質是始終是以人為本,以結果為導向,故而教育機構的產品是剛需,且師資做背書方才是突圍的第一步。現在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教育體制決定了素質教育僅僅是泛泛之談,向考試看齊、向分數看齊依然是這個社會評判教育質量的標準。所謂的剛需,就是升學、考試、補習、作業等,只要能提高學生在當前教育體制中的表現(分數),家長就對價格不那么敏感并且有動力參與。相比而言興趣類、素質類占比不大,對于學生和家長也不重要,甚至越臨近高考越邊緣化。剛需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更有效地吸收理解知識、又快又準的做題、更準確地報志愿等;另一個是幫學生提高效率、減少負擔、更輕松愉快地學習。實力才是王道,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很低,品牌效應明顯,搞定家長才是獲客的王道;其二:深度擁抱互聯網+。技術往往是推動一個行業進步的關鍵因素之一,雙創時代,大多數項目離了互聯網就等于是被判了死刑,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教育行業也得加上互聯網才是未來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教育互聯網+,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和增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體驗。互聯網+的主要體現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方面,通過高效率的平臺連接人與教育服務,形成“效率為先”的教育生態。而用戶體驗方面,目前線上的軟件加線下的硬件設施是贏得k12教育戰場的主要裝備。越來越多的機構打算借助VR/AR技術向“沉浸式教學模式”發展,為k12教育提供真實場景教學體驗增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性。未來切入VR+教育的輸入設備,做VR+教育內容的場景建設的項目將更加有競爭力。其三: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對在線教育產品不了解是阻礙用戶接觸其產品的首要因素。對家長用戶而言,試用體驗成為其確認在線教育產品權威性的主要方式。社交媒體、網絡搜索、門戶網站及應用市場推薦是用戶認知在線教育產品的主要渠道,而內容資源是否豐富、能否達成學習效果,是影響用戶產品評價的最主要因素。就目前而言,真正認可純在線教育的還是成人教育居多,考研、留學等備考生會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選擇在線形式。而相較于成人自制力較差的中、小學生恐怕很難適應除一對一以外的在線課程。相對在線學習,線下補習還具有以下優勢:群體學習氛圍,學生在群體學習氛圍中的學習效果更好;外部督促,無論大班、小班或一對一,都能提供很好的外部督促作用;實時反饋,在線教育的師生互動實時性和多樣性,較長時間都無法與線下培訓相提并論。現在有的機構正試水線上一個老師遠程講課、線下一個助教督促的“雙師”模式,這不失為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其四:快速搶占三、四線城市。新東方、好未來、學大教育等巨頭現如今正忙著夯實一線城市和深耕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正是創業企業突圍的主戰場。雖然我國所投入的教育經費逐年增加,但地區之間的教育經費及資源投入依然差距甚大,一線城市有人才、經濟、政策等優勢,教育資源豐富,而三、四線城市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但學生對于課外輔導需求強烈,當地優秀師資很有限,極少數知名連鎖分校資源也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公開整理的數據顯示,從地域上劃分 ,三線城市是在線教育主要的用戶來源地。移動教育應用用戶中三線城市占比最大,達到43.7%,而K12移動教育應用用戶占比則達到44.8%,集中了大部分“互聯網教育剛需用戶” ,所以三、四線城市是K12領域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綜上所述,優秀的K12在線教育企業必須建立在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強大的互聯網產品設計及營銷能力的基礎上,盡快完善經濟欠發達地區線下的教育資源,打響口碑之后或將產生K12在線教育龍頭企業。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云投匯
轉載:茄葩(ID:qiepawang)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