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低迷日,又到撥亂反正時
從2013年開始大躍進的在線教育,在經過3年的苦苦求索之后,終于迎來了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今年6月在線教育公司51talk登陸紐交所,開盤當天即跌破發行價,此后幾天的走勢持續維持窄幅波動的狀態,交投不甚活躍,總市值保持在3億美元左右,是海外新上市中概股里很少見的小個頭,這顯示出投資者對前景無限的中國在線教育產業仍心存疑慮。2013年在線教育的火熱程度,現在看來還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當年平均每天有2.3億家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成立,資本密集涌入該領域。教育與醫療,中國最后兩個未被科技公司深度開發的大產業,創業者寄望于產業政策的向好,希望能夠在風口到來之前提前扎入進去,以便未來能輕而易舉享受市場紅利,但市場的發展狀況,根本不按人們編排好的劇本上演。經過了2013年的資本創業沖動,2014年各大巨頭也開始紛紛進入在線教育領域,如騰訊與新東方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在線教育,百度也對自身的在線教育業務進行了重整,一些原傳統教育機構如學大教育,也公布了自己的在線教育戰略。但也就在此時,在線教育創業卻陷入了低潮,開始了驚心動魄的倒閉潮。僅2014年,就有近60家在線教育創業公司倒閉或轉變方向,曾一度受人矚目的梯子網和那好網,是有“小龍女”之稱的原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所創建,但在運行一年之后也于2014年底關閉,小龍女二次創業宣告失敗。其他如粉筆網、博+教育、勤學客、熱線英語等曾經名噪一時的創業公司也相繼倒下,在線教育創業從此后陷入低潮。51talk作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雖然成功上市,但也并不能算是在線教育回暖的標志,3億多的市值并不具備說服力,而這已經是目前在線教育領域狀況較好的一家公司了。比在線教育發展更晚的O2O,目前已出現滴滴出行和新美大這樣的獨角獸,但起步更早,數量更多的在線教育,放眼望去卻盡是一些小不點,出局的已是過去,留下的還在掙扎,虛火散去后才發現,市場竟然是如此殘酷。作為一個希望無限的行業,在線教育為何表現不盡如人意,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以51talk為例,主營業務從事一對一英語培訓,施教對象從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到上班族。一般意義上說,人們所看好的在線教育是K12,認為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會,51talk可以算是個在線英語培訓機構,但卻與K12無關。而正是這樣一個方向上的選擇,讓51talk活了下來,那些進入K12領域的在線教育,不是被淘汰,就是還在苦苦掙扎。我國每年有2000萬新生入學,在校中小學生一個多億,國家教育資源的配置主要是在這群孩子身上,而來自學生家庭的投入則更為驚人,有些家長甚至會用收入的過半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市場潛力不可謂不大。在線教育興起至今,原本指望贏得高增速的創業者都傻了眼,直到目前為止,在線教育從整個K12大盤中獲取的份額也不足5%,基本處于可忽略不計的狀態,似乎中國家長對在線教育并無意識。實際上,目前的小學生父母多為70后和80后,他們不但熟悉網絡,也樂于接受新生事物,更不吝投入,但就是不愿意拿孩子的前途去冒險。在線授課雖然能減少路上往返時間,在形式上更方便快捷,但卻無法很好解決現場體驗感問題。教師在視頻中講得再好,也要看受眾的學習意愿和自律能力,更要看家長的配合程度,教師、學生和家長這三方是個密切聯系的關系,這條關系線在教學中極為重要。在傳統教學中,好老師并非指講得好的老師,而是能有效帶動學生積極性,用各種方式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老師。學生對老師或崇拜、或敬畏、或喜歡、或不滿,都可以被老師用來作為增進學習效果的工具。而這種現場體驗感,是在線教育目前還沒辦法滿足的,而學習效果的不確定性,是家長不敢選擇在線教育的主因。青少年的學習負擔重,任何效果都是不可逆的,家長寧可多花點時間和金錢,也愿意在線下選擇效果更為直觀的培訓班,在線教育雖然有其一定的先進性,但并不能讓家長放心去讓孩子嘗試。我國教育市場的主體部分在K12,這也是在線教育發展之初的必爭之地,但幾年下來進展緩慢。那些在該領域做課程課件、題庫、流量、授課的創業公司,幾年下來可算是傷痕累累,心累到極致。即便像51talk這樣狀況好一些的公司,雖然毛利率奇高,但也同樣面臨巨額的營銷費用所導致的嚴重虧損問題,其他未上市公司的狀況如何,就更加難以想象了。首先是平臺型,也就是引入外部在線教育資源,將其與求教者進行有效撮合,平臺并不在其中染指具體教學工作,較為典型的有網易云課堂、多貝網、51CTO等。這是一種入口型的在線教育,即平臺服務供需兩端,希望能將自己作為一個入口把教學者和受教者結合在一起,自己再從中找到商業模式。做這類在線教育平臺的條件是,首先要具備過硬的流量運營能力,或自身就有廉價的流量資源,否則很難維持下去。其次是要求在技術系統上有一定的實力,讓教育者和受教者擁有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并在上面形成用戶習慣。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是很難的,目前還看不到有哪家能做到很好的用戶體驗,且大多互動性不足。第二類是B2C模式的在線教育平臺,典型的有滬江網、學而思在線、51talk等。這類模式主要是由平臺來組織教育資源,然后由平臺來主動對外施教,并從中收取相應的費用,是目前生存狀態相對較好的一種在線教育模式。B2C在線教育首先解決的是一個在線教育標準化的問題,課程一般來說讓人放心,但在技術系統的開發商較為欠缺。在線教育的B2C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這有些類似于傳統教育的簡單平移上網,互聯網化的內容少了一些,不善于通過技術系統解決問題,更傾向于通過提供內容來獲取收益,這與網絡內容收費有些相似。B2C模式更多存在于一些職業技能教育中,還沒辦法進一步滲透到更多教育領域。第三類是C2C模式的在線教育平臺,典型代表有三好網等。C2C在中國是個令人頭疼的模式,在審核與質量把控上的不足,曾經折殺了很多C2C平臺,但這一點并不一定會發生在C2C在線教育身上。盡管如此,業界對C2C在線教育平臺的看法還是有極大分化的,有些人認為這是在線教育的終極形式,有些人認為其前途毫無希望。事實上,C2C在線教育類似于已被廣泛接受的家教,一些在校教師接受邀請入駐進來,利用業余時間來做這件事,理論上是可行的。關鍵問題在于平臺對教師資質和教學內容的審核,信用機制的建立,此外還有更方便易用的教學系統,這里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C2C在線教育是離錢最近的一種形式,需要面對的障礙有兩點,一是如何讓個人與個人之間建立起基本的信任,二是用戶獲取成本如何降低。C2C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也有不短的路要走。第四類是工具型的在線教育,如猿題庫,梯子網,作業幫等,都屬于這一類型。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題庫、作業批改等。這類工具型的在線教育平臺,本質上是為在線教育提供服務的,也是一種入口級服務,在線教育整體很好,他們也就很好,在線教育陷入低潮,他們也跟著萎靡不振。工具型在線教育其實是一種輔助型模式,類似于為學校提供教材和教學器具。問題在于,在線教育必須發展到非常龐大的規模,他們的價值才能夠顯現出來,在線教育的變現能力必須發展到很強的時候,他們才有機會變現。以目前的狀況看,工具型在線教育距離盈利還很遙遠,大多仍在提供免費服務。除了上述四種在線教育模式之外,其他還有O2O模式的在線教育,網校型在線教育,這些都已不是在線教育的主流,算是一種游離在外的模式探索,目前看還并沒有在這些邊緣模式中出現創新的苗頭。目前BAT都已進軍在線教育,新東方、學大等傳統教育機構也進軍在線教育,網易、YY等一些中等規模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在線教育項目,還有不計其數的在線教育創業公司,大家共同在開拓這個市場,但目的各異。具備流量資源的大公司,如BAT和網易等,基本上都可以稱之為投機者。他們不做內容,不做標準化系統,真實目的還是要構建流量及用戶平臺,將自己的資源變現。他們手中有大量資源,卻并不愿意去干重活累活,而是搭好臺子等別人把這些活干好之后,他們再從中去挖走最大的一塊利益。在線教育其實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在線教育的內容建設,二是標準化在線教育系統的建立。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必然不同,內容上也會有所區別,教學形式上也要形成自己固定的套路,在這些方面投入力量去做的公司目前看并不多,大家都在等著風口和生態而裹足不前,那么這些眾望所歸的東西也就遲遲不到,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線教育的授課方式、互動形式的實用性,技術系統的輔助,教育環境的標準化等等,都是需要一套標準化技術系統來加以實現的,但目前還看不到有誰在做這一塊,大家仍在各自為政,抱著自己的一套標準下功夫,實際上這對整個行業并非好事。標準化技術系統的建立是一個長線項目,短期內看不到產出,長期還是得要看情況,因此很少有投資愿意投入到這個方向,這也造成了某種令人遺憾的空白。教育是個需要傾注更多人文關懷的事業,也是需要先進思想和意識來進行支撐的事業,設想在一個學校中,人人都爭著搶著去做教學樓基建、教具采購、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這些輕而易舉但利益空間大的事情,就是沒人去研究如何教學,如何把教學質量提上去,那這所學校能否還有未來?目前在線教育的狀況正是如此,不能說一切不滲透到實際教學的平臺都毫無價值,但游離在教學內容之外的那些在線教育平臺,實在不能稱得上真正的在線教育,他們從事的只是一種投機色彩濃厚的生意而已。一個確定的答案是,互聯網流量并不是在線教育的關鍵,用戶導入則更不是。在線教育是一種需求與供給的準確對接,這與你是否有強大的流量運營能力毫無關系。在線教育目前最應該做的,是瞄準傳統教育的痛點下功夫,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但切忌在解決了老問題之后,自己再制造新的問題出來。首先,在線教育并沒有解決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形式的多樣化問題,不但在線教育的軟件有先天缺陷,硬件也存在極大的不足。如果在線教育像遠程教育的網校模式一樣,僅僅是把線下教學內容向線上的簡單平移,是絲毫沒有希望的。真正的在線教育一定與線下傳統教育不同,在思想內涵上,表現形式上都有較大差異,從業者不對此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而是站在互聯網的角度去研究趨利避害,在線教育也是沒希望的。其次,在線教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創新性,除了有賴于加強研究和實踐外,技術教學系統的研發也一定要有人去做。多數人熟悉網絡聊天的基本形式,那就是騰訊QQ,形成習慣之后,你再弄一個別的形式出來很多人就會不習慣。在線教育是否需要形成這種固定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這種技術系統上的標準化,需要在線教育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摸索和創新,深入洞悉用戶需求,解決痛點,最終才有可能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標準化在線教學環境,并形成用戶習慣。第三,在線教育應拒絕免費模式,這不是游戲而是教育,應還教育以其應有的嚴肅性。對于提供了良好師資,又能解決教學場景問題的在線教育服務,付費是天經地義的,免費模式造成的后果只能是產生太多阻礙在線教育發展的負面因素,根本來說是得不償失的。此外,互聯網的信用評價體系也切忌引入到在線教育中去,那些只是娛樂,與教育評價并無根本關系,用那種戲謔的方式評價教學質量,只能讓在線教育更加戲虐。第四,在線教育從業者應具備相應的情懷和奉獻精神,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業做好。教育是一場忍辱負重,遍嘗艱辛的行軍,做任何事情都講究趨利避害,抖那些源自互聯網的機靈,人人都希望別人來做難事,自己來做輕省事,在線教育就永遠也不可能擁有未來。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葛甲(ID:Gejia021)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