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年底如何做一次讓員工滿意的調薪?
今天和各位分享的題目叫“又是一年調薪時”,每年到年底的時候調整員工的待遇問題,是一個必須要干的活,老板必須得把它當回事來做,作為HR也是一樣,因為這一塊如果搞不定的話,整個公司里面的感覺就不是特別OK了,所以往往我們在這里面就要設定出很多規則。第二個問題是今年年底的時候,公司調薪有沒有我?如果要調,調多少,漲多少工資。員工會想如果你給我漲薪,我可能繼續留下來,如果不給我漲薪,我可能想的就是要離開公司,對于企業老板這是個很大的一個挑戰,他也知道,調薪是必須要干的活,問題是到底要給誰調?因為我去過很多公司,很多公司都是普調的方式,按照平均年限普通調整,每個人都增加一點。但是普調也有一個問題,普調的前提是認為這些人的能力增長跟年度是掛鉤的,而且是平均的,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很多人的專業能力、個人的業績水平并不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的,普調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要怎么調,你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到底是給張三調還是給李四調,理由是什么,依據是什么,老板需要給這樣一個方案。有很多公司就是不給調工資,這樣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會有一部分人員離職了。可怕的事情是,干得好的人離職了。對于一個公司而言,其實我們都希望把干得不好的人干掉,如果你的機制設不好的話,干得好的人會離職,從而導致整個公司戰斗力比以前要差很多,這就很麻煩。這么多年培訓與咨詢的經驗總結下來一個基本的思想,就是雙贏。在員工的升職加薪和我們的公司里面的人力成本之間,找出來兩條線對起來,然后變成一個雙贏。所以我們HR核心的工作就是要雙贏。第二個,我們要給該調整的牛人加薪,兩條線同步都要跑。可能有人會說,老師你這樣講,是不是加完薪之后人力成本上升了呢?但是你會看到所有的國外的公司怎么做的,其實控制人力成本的最好方法并不是不給員工加工資,而是要降低人數,很多公司開始進行了裁員,就是把你的人力的冗余部分給它擠出來,把那些真正的干活的人留下,而不是說把那些干得不咋的的人留在公司。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公司的人力成本,它指的是什么呢?公司發的工資加上他的獎金,加上公司承擔的保險,然后再除以公司的收入或者是毛利潤,一般情況下除以毛利潤會準一點,除以毛利潤它占一個比例。一個公司健康的是15%到20%之間,就是它的人力成本占比占到這么多,如果超過這個比例,就有點不太健康了。那么,到底什么情況下會導致人力成本過高?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人均效率。就是人均產值做得好不好,然后就導致整個公司人力成本上壓力會特別大。其實人力資源有一個核心的動作就是提高人效,把人數降到最低,這是人力資源要干的一個最核心的工作。這里有一個設計薪酬的時候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優秀員工的奶酪不能動,再虧的公司,再做得業績不好的公司,你一定不要虧待那些業績好的人,如果業績好的人被委屈了,那你的業績就沒法再往前弄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原則記住。第一步是調薪計劃設計。就要設計一套業績與收入掛鉤的機制,年度調薪也好,年度薪酬設計也好,一個核心的因素是什么?就是要把這個機制設計出來。還有一個是薪酬水平調研,我們得知道別人家給多少錢。其實最精準的數據是什么?就是我這一類崗位在市場上,別人家怎么招聘的,競爭對手或者是同行業里面他們給多少錢,我要拿這個作為一個數據來調研,我覺得這是最有價值的,因為這樣調研完就知道我家的研發人員給多少錢,人家的給多少錢,按照我家這樣的數據招來的人是不是有競爭力。很多人告訴我,你看我們家老招一些菜鳥,招人老是招不進來,原因是什么?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因為工資給得低,沒有跟市場做對接。另外一個,有很多HR們自己做得比較low,就是HR里面底層做得不是特別好,不敢給高工資,覺得公司老板就這樣。事實上你說清楚之后,我相信今天大多數的老板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我去輔導,包括去看過的公司,老板們對于高工資來說,我覺得他能接受。其實調薪這個活特別的痛苦,前面你要建立的是崗位等級、崗位序列,然后把職位序列里面的不同等級的工資數把它做出來,把市場的數據調進去,然后做一個匹配,這個是前面你要設計的規則,這是公司的規則,這個規則你需要快速地做。第二步就是盤點,什么叫盤點呢?就是給誰漲工資,我們說漲工資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哪些人是要漲工資的,我們要給幾個因素都具備的。怎么來盤呢?其實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要把全公司的人員,每個人的專業能力的評價、業績評定問題,包括態度評價問題、價值觀評價問題,包括人格特質的匹配問題,年度做一個人力資源盤點。
第一個盤的是員工實際水平如何,過去我們用的都是部門申報,張三說我要給他調工資,李四說我要給他調工資,但是這個方法是有問題的,有的人特別能說,有的同事就不說話,我不說漲工資,但是他跳槽。其實不說話的人的貢獻可能更大,所以這個問題就來了,不是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么干的話,這個公司是有問題的,因為很多孩子不會哭,特別是很多搞研發、技術的同學,他們臉皮都很薄,所以我們不能這么做,公司必須去建立機制,公司要有一個整體的立體的評價機制,關于業績的好壞,關于個人專業水平的高低,關于價值觀的評估,都得要做一個評價體系,然后把每個人按照一年度做一個評估盤點,把它套進來,看看他的水平如何。水平的評價,就是我前面講的,按照崗位的等級,前面有崗位的職位序列,然后有相對應的職位等級。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發都是軟件工程師,按照軟件工程師的等級來做,測試是測試的等級,銷售是銷售的等級,然后里面再分為幾級,然后寫出對應的標準,對應的工資,然后進行盤點評估,把這個人專業的貢獻進行一個評價。第二個就是對業績進行評估,業績評價其實我們原來做的很多公司分SABCD五級,我覺得一個人工資其實就分三等就好,第一是干得超出平均值以上的;第二,能湊合,我們不開他。第三種,沒及格,就三種最簡單。今天看起來我們的管理應該變得更簡單。所以你就把員工先用專業能力評估評估出來,他是幾級幾等,把他評估到位,第二個,把這個業績評出來是ABC。第三個,評估他的個人工作態度,這個人是不是老加班,這個人是不是交給他的活從來不說No,這個人是不是老推卸責任,我要給他評估出來。再下面就是價值觀的評價。就等于有三個維度的評估,這樣一個人通過我們的系統就把它徹底盤點出來了,出來之后就會有三類員工:A類員工、B類員工、C類員工。第三步就是調薪了。A類員工是要調薪的,一般我們給A類員工的調薪幅度要大,我的建議是50%到100%之間,就是我給你漲至少要漲50%以上,這類員工業績好,個人的能力提升快,不給他漲工資,這累人特別容易跳槽,第二類的員工稍微調一點,跑贏GDP,10%、20%,或者是10%到30%,調一個數據就可以了。第三類是不調的,有的人業績做得一般我就不調了,專業能力沒有增長也不調了,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也不調了。其實對有些人來說,不調就是降。我們要控制調薪數量的比較。一般情況下,我個人在做的時候,比如說一個公司,經常我跟他們講,我說假設一個公司有100人,年底調薪的人,我建議控制到30%到40%,你不要都調,哪怕大家對表現好,我也要控制,少數人調薪,但是我要給足額度,這樣我能夠把有限的調薪的總額分配到少數人身上,這樣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所以調薪的思想,在這兩年,我也在輔導一些公司操作,我們發現這里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這個評級評的一定是科學的嗎?業績考核一定沒問題嗎?往往不是,我們還需要開幾次調薪的會議。當你把這些都調完之后,還要做的一個工作,就是要做未來一年的薪酬設計。未來一年的薪酬設計,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把大家基于下一年度的業績的情況,把現在的收入掛鉤做出來。其實員工級的我前面講了,這是比較簡單的,就是牛人漲工資,業績不好的人干掉,通過優化團隊來做,你調薪完之后,再加上一些浮動薪酬的時間,基本上員工的工資部分,他的滿意度不會太差。業務經理的工資,很多公司在這方面是有問題的,簽責任狀的時候,員工想的是我要干多少額度,給我多少錢,老板想的是,你先給我干多少額度,我再看多少錢,兩個人之間是對立的。所以年度責任狀怎么來簽,這是一個挑戰,我今天不講具體的績效考核KPI怎么提取,只講薪酬部分,它的核心的思想就是做多少的貢獻等于多少的年薪。比如下面有很多事業部,這個經理說今年要掙50萬,可不可以給呢?我想告訴各位,那個經理想要多少錢都沒關系,每個人定的目標可以定得高一些,這個是鼓勵大家一定要多掙錢。這個難點是如何把貢獻掛鉤起來,固定工資略有浮動或不動,你所有想要掙的錢都跟你的業績掛在一起,都跟你的橫財掛在一起,你想掙橫財,你得做出突出的貢獻。你今年想掙50萬,現在月薪只有15000,如果你要能達到什么樣的結果,等于多少多少錢,這么來做。這么做的好處,老板們基本上不太會反對。作為員工來說也能接受,員工也會覺得你現在15000,你想掙50萬為什么不可以。我去很多公司,大多數老板們都會想得開。老板們想不開的是什么?就是我們沒有建立這樣的機制,告訴員工你可以議價,你可以告訴我你想掙100萬,我告訴你,100萬等于什么,我告訴你如果你做這個業務100萬,今年是2000萬的收入,明年你要做到3000萬,如果你能干到3000萬,我就給你100萬,因為做到那個值不容易,所以我就跟你談個好的條件,跟你簽個責任狀,你就使勁干。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的錢數部分,我覺得這將成為我們在薪酬設計中最核心的部分。換句話說,我們一定要加大整個浮動部分的薪酬設計的核心的內容,包括工資、獎金,因為浮動部分對公司來說,它不發生就沒有錢,它的固定成本就比較少,它一旦發生了之后才會有錢。它發生之后,他的業績也比較厲害。我經常會講那個案例,老板會一年花兩三千萬請一個顧問到公司來,為什么?如果按照純的2000萬、3000萬來說,我想告訴各位,太貴了。3000萬請一個顧問到公司來,每個月來兩天,你覺得這個值嗎?很多人認為這個不值。但是它很值,值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為今年公司的市值假設是30億,經過這么做了之后,市值一下子翻了一倍,今年公司的市值干到了60個億,老板有40%的股票,原來他一年有多少錢可以算得出來,30億的時候是12個億,翻一倍就變成24個億了。今年給我增加12億的身價,我付出3000萬,我肯定愿意付。所以,我們設計薪酬的時候,必須放開了去做,從運營的角度去思考,業績高的人一定要多發錢,而且要給足。但是前提是什么?固定沒那么多,浮動給得多,一定要跟這個掛鉤做起來,掛鉤到位之后把它拉開,然后這樣做就比較有意思了。作者:劉建華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HRBar 人力資源管理學院
轉載:HRBar(ID:hrbar-jianhua)
文章有刪減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