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在線教育路在何方?
在資本寒冬的今天,融資已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難以邁過去的檻,但即便是在資本謹慎觀望的前提下,互聯網教育仍舊是熱捧行業。一方面各路資本扎堆,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卻又難以為繼。與此同時,在K12、語言類教育已成紅海的大環境下,憑借底蘊開辟新細分領域的企業,逐漸在這個市場站住了腳跟,給在線教育領域增添了新的元素與風向。在線教育有多火?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是1.66萬億元,另根據德勤中國科技、傳媒與電信行業發布的最新調研報告,中國教育產業總體規模將在5年內翻倍,即從2015年的1.6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萬億元。產業紅利龐大,深入其中的淘金者更是眾多,越來越多的超級玩家已進入戰局。2013年起,BAT強勢進入。百度建立自有平臺百度教育、度學堂;騰訊設精品課、騰訊課堂。除了自建平臺外,這些互聯網巨鱷還通過投資的方式深度布局。比如百度投資了滬江網、智課網等教育機構,騰訊戰略投資新東方在線3.2億元。揮舞支票的BAT入局后,給在線教育市場帶來更多關注力之外,也帶來了更激烈的競爭。根據在線教育專門網站芥末堆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14年就有近60%的企業倒閉或轉變方向。互聯網教育研究院、未來工場等聯合發布的《2016在線教育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多數在線教育企業在虧損,僅5%的企業實現盈利,80%的企業將在未來1-2年內死去,甚至已經有企業在進行裁員和盤整。譬如成立于2009年的拓詞,是一款免費手機英語學習背記軟件,“少壯不努力,長大背單詞。”這一廣告語曾耳熟能詳。2012年拓詞總用戶數也曾達到400萬,在APP Store教育類付費榜單中長期排名前三。然而好景不長,2014年底,拓詞團隊解散,期間僅創始人李欣欣一人負責服務器運營維護。在線教育看似“錢景”遠大,卻又是一片紅海,如何在危機里尋找機遇是無數創業者共同的疑問。這樣的背景下,在線教育深入垂直領域似乎成了新的探索。細分領域里的在線教育品牌,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均有一個共性,即:門檻更高,專業性更強。真正切入其中的企業并不多,出現的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或深耕多年資源優勢明顯,這些核心優勢構筑了其他企業難以逾越的“護城河”。以提供財會類網絡教育的平臺高頓網校為例,高頓教育成立于2006年,此前為企業提供專業的財務培訓多年。截至2016年6月,其在線教育平臺高頓網校已累計服務超過近4萬家企業,突破30萬名財經學員,注冊用戶近350萬。無獨有偶,位列證券信息服務領域第一梯隊的益盟股份也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將觸角伸向投資者教育領域。益盟成立于2002年,有著15年一線證券投資信息服務的技術和經驗,以及有著投資專業研究團隊支撐著益盟投教的教學質量。據悉,益盟每年在線培訓用戶數達2000萬人次,如此高的使用率也讓人看到這塊藍海市場的前景。而這些細分市場之所以能夠成為藍海,一個是市場需求逐漸顯現,另一個則是行業本身的專業和資源要求,形成了天然壁壘。比如投資者教育領域,目前尚處萌芽期,沒有K12成熟的標準化教材教研體系。而對于有著多年經驗沉淀和資源積累的成熟企業來說,才有能力從零開始搭建行業標準,這樣的空白反而成了它們的先發優勢。或許正因為這樣的底氣,益盟喊出了學院化教育的口號,甚至向新東方看齊。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線教育的風口與天坑同在,譬如K12和在線語言教育項目,因同質化競爭嚴重,紅海之下未來洗牌或仍將繼續。想要在未來尋求更好的發展,急需在這個紅海中尋找新的突破口,而細分領域則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區域。只有在這樣的細分領域中開拓市場,建立自身獨有的“護城河”模式,或許可以在這場在線教育博弈中脫穎而出。雖然,這種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從模式到定位都未達到K12那樣較為成熟地步,但綜合高頓網校、益盟投教的市場表現來看,未來依舊值得期待。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移動互聯網教育產業聯盟
轉載:在線教育論壇(ID:iedushow)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