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近日宣布,準備面向文科專業本科生和應屆畢業生推出一個收費1500美元、包含3門基礎商業課程的在線項目,邁出了其進軍數字教育領域的第一步。
在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培訓行業也緊跟時代發展,紛紛提出了“在線績效支持”、“在線教練和指導”、“移動學習”等概念,也催生了e-Learning、微課堂、學習管理系統、MOOCs、游戲化、社交協作工具等互聯網與培訓相結合的產物。
隨著各種新生代培訓工具的產生,大家已發現互聯網對培訓發展諸多有利的方面,如:
1. 學習時間靈活,可長可短,可集中可分散。
2. 培訓的場地虛擬化,移動化學習,節省了培訓規劃的時間和協調成本、場地成本,(對中小企業是很有吸引力的)。
3. 減少了培訓與員工工作時間沖突的矛盾。
4. 培訓形式新穎,有利于激發學員學習的熱情。
5. 社交工具有利于學員在工作實踐中及時的尋求指導和幫助,促進知識到行為的轉化。
6. 社交工具有利于隨時收集更多員工智慧,問題的解決方案多樣化。
互聯網思維強調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精神,講求用戶至上,在以學員為中心的培訓產品中,的確是為培訓行業的發展帶來創新和突破。
在移動學習發展大勢所趨的形式下,培訓師未來是否會被移動學習取代?
在移動學習發展大勢所趨的形式下,培訓師未來是否會被移動學習取代?培訓師有以下幾點優勢:
培訓解決的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移動學習非常適用于知識類的培訓,很適合通過移動學習進行,而技能態度類的培訓,如授課技巧、談判能力、銷售能力等),課堂授課仍然是最有效的培訓方式。課堂學習中培訓師可以適時的觀察并評估學員的表現,甚至是技能的指導和反饋意見。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的培訓發展不單是指培訓形式上的變化,同時也是在培訓思維上的變革。
移動學習的碎片化很難進行深層次學習,人機互動的方式始終不及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這些都會影響培訓項目的效果。
不管是移動學習還是面授課程,都需要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師的作用沒變,只是培訓的載體變了。只是在這種網絡公開化的授課平臺上,必然會有一批只會復述,不做研發和更新的培訓師被淘汰。
因此,培訓師只要真正掌握了培訓內容的設計,將互聯網思維的特點加于運用,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鉆研,就不擔心未來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