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2017(第16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就互聯網教育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第二次參加我們互聯網大會的互聯網教育論壇了。去年舉辦的第一次,今年第二次,看來今年熱情更高,主辦單位跟我說,會場是坐300人,現在實際上不止300了,應該說還是一票難求,說明我們大家非常關心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教育實際上是一個新詞,我認為互聯網跟教育本身這兩者是有很多共性的,互聯網是一個傳播平臺,教育本身也是一個傳播,所以結合應該兩者是完全一致的。當然了,我們講互聯網教育還是跟一般的教育有一些不一樣,今天主題是從速度到溫度,有人開始告訴我說,這個主題的意思是說,這幾年我們互聯網教育發展速度太快了,是不是應該降溫?
但是我理解這個主題不是這個意思,互聯網的教育需要一定的速度,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因為默爾定律現在還在生效,每18個月我們的處理能力增加一倍,因為有這種定律互聯網的發展才會走得這么快,我們可以看到在互聯網領域一般來講整個市值超過10個億美元的稱為獨角獸,財富五百強里面市值能達到10億美元的企業一般需要20年,但是在互聯網領域,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小米、滴滴、uber全都不到兩年,市值超過了10億美元了,所以互聯網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
像我們的BAT、阿里、騰訊,他們的市值是他們的銷售收入的10多倍,也就是說還在生長,原因是什么?因為互聯網永遠都有故事,所以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領域。那么互聯網教育的發展也需要有速度,我們現在不可能說慢慢來,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這個主題速度與溫度,意思是什么?我們不單有速度,還需要有一定的熱度,當然這里面熱度一般來講人們生活的環境里,我們總是有一個感覺舒適的溫度,當然不是太熱了,也不是太涼,我們需要給我們所有受教育者一個更好的體驗,實際上是一種溫馨的教育,讓大家感受到潤物細無聲,不是說讓你感到很難受,或者把教育作為一種負擔。所以我覺得這個題目應該是比較切合我們整個互聯網教育的實際的。
當然互聯網教育本質還是教育,要有公益性,要做到有教無類。另一個角度,互聯網教育也有不同于現代教育的,利用互聯網手段可以使我們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對象都更廣泛,應該說我們不僅有學齡教育還有繼續教育,所以這個意義上說,人人都要受教育,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教育領域的對象,比互聯網的任何領域都要廣泛,今天到會這么多人也說明了關注度。
另外,我們互聯網還需要做到讓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過去我們殘疾人是很難享受教育的,往往有一些殘疾人學校,但是能上這個學校的人很少,現在互聯網發展以后,我們可以讓教育惠及13億大眾。
舉例子來講,過去盲人是靠摸凹凸不平的書本上網的,這樣的書本很少,屏幕沒有凹凸不平的,現在帶一個指環,指環有攝象頭,當你手指指到那個詞會給你指出來,甚至云端會幫你翻譯出來。有人說既然是瞎子,那亂點怎么有意義?不對,這個指環有整頓,當你每翻一頁會幫你手指挪到第一個詞跟著讀。所以互聯網可以使教育能普及到我們的很多的殘疾人。
我跟美國一個專家談,他說美國也有殘疾人,我說當然有了,他說他講的殘疾人不是肢體殘疾,而是文盲。美國有人上網不用字,所以美國就搞一種語音控制的計算機,你上網就不需要用字,語音搜索,把網頁的語音讀出來。另外,我們每個人不是外語都懂得,如果云端幫你翻譯,很容易就看懂外文的東西了。所以互聯網有比普通的教育更有強力的手段,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更使得教育更直觀、生動。
所以會大大的提高教育的效率,將來我更期待通過互聯網能使中國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的情況一定程度得到解決,可以用優質的教育資源為我們邊遠的地區貧困的孩子服務。
教育實際上是我們精準扶貧很重要的手段,如果僅僅給錢,不能解決貧困的根源,那么只有把它知識化才能提高。那么教育本身是個產業,你看中國的多少家庭投到孩子教育上的錢有多少,所以我希望我們可以很好的發展這個產業,但是我也認為最好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使我們的教育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我們家長的投入可以更少,不要有這么大的負擔。
所以在這點上,教育需求是無止境的,我希望我們的互聯網教育能創作出更適合互聯網的形式,要能更適合中國國情,能做到普惠的、公益的、大眾化的,而且希望我們從教育入手,能更快的提高我們國民的素質,在這點上,我們整個國家的數字化轉型如果不注重國民素質的提升,哪怕中國變得富有了,但是如果說在文化層面上落后,這個國家仍然是落后的。
所以教育富有不單單是普及知識,還要提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能夠使我們中國真正在道德上、知識上,在各方面都能走在前面,所以我想這方面的教育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來講,整個國家都在數字化轉型,很重要一點就是在教育方面能不能更好、更快,讓我們教育普及,盡管現在大學不少,但是真正的高質量的學校還是不多的,并且很多的大學畢業的到企業來,仍然不能適應需要,而且現在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完全靠學校學習是不容易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我希望通過我們更多層次的、更多類型的教育,能為我們國家的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作出很大的貢獻,能為我們走上現代化的社會提供更多的技術人才,同時教育也希望不僅僅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我們通過寓教于樂能給大家感到非常輕松的一種教育,能夠在比較高興得環境很好的學習,所以我想在互聯網教育論壇就說這些,希望我們互聯網協會的教育分會能繼續把握教育的本質,更好的面向我們更多的大眾受眾,并且在互聯網的教育上作出更多的創新,我想這是最好的。
當然了,互聯網教育還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個性化和互動,這點是一般的教育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希望我們能夠探索更多的更好的創新,希望在這方面中國走在世界的前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