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管控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問題作出回應。回應提到,目前所說的電子產品的濫用,主要指電子產品的依賴和成癮,而非以學習甚至消遣為目的的使用。因此管控時不能一概而論、一刀切,要區分具體情況,細致鑒別哪些電子產品嚴格控制使用,哪些適度控制使用,哪些不得不用。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舉例,當前學生學習方式、內容的改變很多都要依靠科技、依靠網絡進行,而在此情境下的電子產品的使用屬于正常使用,不可能取消、甚至不一定減少。
在此基調上,不難看出,此前對電子產品在校使用的嚴格限定并不意味著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未來,對于學校來說,選擇電子產品將變得更加謹慎,廣為詬病的“為了買而買,為了用而用”的現象將減少;而對當下水平參差的各類電子產品來說,由于進校門檻提高,或將迎來分化洗牌。如何順應政策風向,為學校提供真正符合其需要、與教育教學結合緊密、有創新力的產品,將成為企業亟待思考的問題。
政策:電子產品使用成監管重點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下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從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提出建議,其中針對電子產品使用方面,更是直接給出限制性規定。具體包括:
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
學校教學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
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對電子產品等達標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同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他還指出,要結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抓好落實。
隨后,福建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征求《福建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布置電子作業提出嚴格控制,具體包括:
高中階段學生在校內禁止使用智能手機。
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教輔APP等教育信息化產品,嚴格控制通過教輔APP等教育信息化軟件布置作業,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
嚴禁給小學生布置電子家庭作業,高中階段原則上不布置電子家庭作業,確需布置電子家庭作業時,初、高中生每日電子作業總時間不長于20分鐘,布置電子家庭作業的任課教師當日要向學校“視管小組”報備,“視管小組”加強統籌管理。
此外,廣州市某小學也于開學初,分別向家長、教師和學生發出《電子產品使用指南》,具體包括:
教師嚴格控制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時間。
課堂上,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時間每節課累計不應超過15分鐘。
在家時,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15分鐘(1-3年級)或20分鐘(4-6年級)。
同一教學班的教師要充分協同配合,合理布置家庭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作業時長,所有學科累計總時長不能超過規定時間。原則上以紙質作業為主。
10月29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管控電子產品使用,是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三項具體工作之一。他強調,任何一樣東西,一旦被濫用,就一定會產生危害,但這不等于說這個東西不能用,要恰當得使用,有節制得使用。
他還表示,未來將從以下三方面保證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的落實:做好監測、服務、干預工作;做好評價、問責、改善的工作;做好宣傳工作。
影響:電子產品進校門檻提高
據統計,目前大部分學校使用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包括電子白板、平板、電子作業、教輔APP等。
雖然此次發布會并未對電子產品具體包括哪些產品、教學總時長如何定義等熱點問題予以闡釋,但電子產品使用成為重點監管對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對學校來說,這一規定將電子產品的質量、實用性擺到了重要位置,增加了學校的選擇成本。未來,學校將提高對電子產品的要求、規范采購標準,細致甄別哪些才是學校“不得不用”的產品。
至于學校的選擇標準,人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趙海濤曾向芥末堆介紹,部分企業目前提供的產品仍停留在技術開發階段,只是讓師生體驗了一些新技術,沒有圍繞教學做深化設計,沒有為其減負增效,這樣的產品是游離于教學核心之外的,很容易流于硬件的堆砌,或造成“為了用而用”的現象。
“對老師來說,我們希望通過產品解決重復性答疑、重復性作業批改、重復性知識講解;對學生來說,我們希望通過產品采集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數據,推送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做有針對性的測評和反饋。”
十一學校信息中心主任宋衍則表示,不同學科在不同學段需要的技術應用都不一樣,應準確把握學科教師的需求。“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當技術需要出現的時候,就使用了。”
而對企業來說,監管趨嚴、準入門檻提高將對一些不合格、不規范的產品將起到“溢出”作用。學校選擇標準的提高讓中小企業進校變更為困難,而此前已經進校并建立不錯口碑的企業將具備極大優勢。
此外,通過技術研發,使電子產品具備護眼、控制使用時間等功能,讓產品在保護視力與發揮電子產品優勢間取得平衡,也成為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此,一起教育科技、作業盒子等企業曾對芥末堆表示,產品將完善護眼、作業時長提示、監護人監護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