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廳官網公告顯示,11日,省教育廳會同相關部門制訂了《浙江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規定,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擅自帶入課堂。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嚴禁使用APP布置作業。
《意見》是根據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為藍本展開具體部署。
《意見》中提到,要切實做到“一減一增”,即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和強度,增加戶外活動、課外活動和體育活動時間。
對學生的作業時間提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
加強考試管理,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堅決控制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
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中小學取消一切形式的集體文化補課。
《意見》還規定在學校統一管理下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擅自帶入課堂。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嚴禁使用APP布置作業,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此外,《意見》提到,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計劃,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組織開展戶外體育活動,鼓勵各地各校廣泛調研實踐,推廣一批有利于兒童青少年視覺健康的戶外體育項目。
對體育課和課外鍛煉還明確了時間要求,確保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每周參加中等強度體育活動3次以上,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眼保健操時間均納入課表,嚴格按規定時間組織實施。完善校園體育運動風險防控體系,確保學生人人投保。
為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意見》還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
從2019年起,每年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開展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意見》指出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23年,實現浙江省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市縣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到2030年,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和近視程度明顯下降,高度近視發生率顯著降低,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以內,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視率分別下降至38%、60%和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