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秦都市報最新報道,陜西省定于2019年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接受新的高考制度,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1、陜西省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
2、從2022年起,陜西省高考成績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的等級性考試成績組成。
3、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選擇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5、計入總分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每科滿分100分。由考生根據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6選3”),每科可報考1次。
何為新高考改革下的“6選3”選科模式?
現行的高考制度3+X,也就是語、數、外加文/理綜合。新高考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調整為“3科統一高考科目+3科學生選考科目”。即保持現行統一高考的語、數、外3科不變,將現行的文綜、理綜調整為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并計入高考總成績。高考科目有所變化,但總體分值仍為750分,其中,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選考科目3科均為100分。
新高考下的“6選3”選科模式,有如下20種組合方式:
新高考選科形式給考生一定自主性,雖然選科一般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但并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
英語考試調整為“一年兩考”
英語考試由原來的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考生分別在4月份、6月份參加,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
合格性考試與等級性考試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次考試分開進行,合格性考試涵蓋國家課程方案中設定的14個科目,由省和市分別具體組織,是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等級性考試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由學生自主確定選擇3門參加考試,由省統一組織考試,3科成績要計入高考。
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9科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制卷、統一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布成績。以上科目的合格性考試不合格學生的補考由省統一命題,各設區的市組織實施。通用技術、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和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實驗操作由省制定統一要求(具體要求另行發文),各設區的市組織實施。
注意:合格性考試每科目考一次,成績不合格的考生可參加一次補考。等級性考試6個科目統一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等級性考試每個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試機會。
考試成績呈現方式
合格考科目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卷面成績60分(含)以上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考試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參加高考的考生,語文、數學、外語每門科目統一高考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可認定相應科目合格。
等級考科目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分為A、B、C、D、E共5等21級。
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重要
陜西省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實施新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普通高中學校從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按照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導入平臺的基本程序,為每位學生監理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高中階段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供高校在錄取時參考。
錄取模式調整
現行高考僅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進行錄取,此次改革調整為“兩依據、一參考”,“兩依據”是指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一參考”是指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首次將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評價體系。
英才君解讀:新高考改革后,取消了文理分科,錄取計劃也不再分設文理科,部分省市已經取消一本、二本批次界限,高考填報志愿方式將有重要變革,但陜西省新高考改革方案需以最終公布的政策文件為準!
陜西省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動后,將考生的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