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志愿中,每一個批次都可以填六個志愿,每個志愿都可以填六個專業。那么,第一志愿如果沖不上去,第二志愿能走嗎?
在這個問題中,第一志愿沖不上去,可以理解為沒有被第一志愿填報的高校錄取。沒有被錄取又分兩種情況:
對于第一種情況,沒有達到最低投檔線就不能被錄取,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平行志愿是擇優錄取,分數不夠自然錄取不上。
對于第二種情況,達到了最低投檔線卻未被錄取,原因有二:
那么,什么是服從調劑?怎樣才能觸發服從調劑的作用呢?這正是解決問題應具備的觀念,也是很多高考生和家長都存在的疑惑,在下面部分我將為大家做出詳細的闡述和說明。
服從調劑是什么意思?在搜狗中,阿凡題對服從調劑的釋義為:
服從調劑:指高考分數達到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你,這樣你服從專業調劑了便會被未錄滿的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該學校便不能錄取你,于是就會被退檔。簡而言之,服從調劑就是從所填報院校中滿足的專業隨機挑選一個專業。
那怎樣才能觸發服從調劑的作用呢?
以我兩次高考志愿填報、讀過不下十本有關高考志填報方面的書籍,參加過不下六次高考志愿填報講座,以及持續關注高考志愿填報動態的經驗來看,服從調劑是為了突破一個志愿只能填六個專業的局限性而增加的功能。
結合服從調劑的釋義來看,服從調劑是在一個志愿下,把能填的六個專業都填滿時,勾選的服從調劑才會觸發作用。這相當于,服從調劑這個功能給了考生填第七個專業的機會,只不過這第七個專業包含了一志愿對考生所在省市招生中的所有專業。所以說勾選服從調劑在達到投檔線和觸發服從調劑作用的情況下是肯定可以被錄取上的。
只不過在很多網絡資料中,都沒有提到要填滿六個專業時,勾選的服從調劑才會觸發作用。
如果還不能理解,請試想一下,如果勾選服從調劑不必填滿就能生效,那么我們采用極端假設法,是不是說只要勾了服從調劑,一個專業也不填也能觸發生效呢?
顯然假設不成立。因為不填滿專業,系統就無法檢索是否勾了服從調劑,就像系統先檢索考生的專業一是否滿足錄取條件,不滿足時再檢索專業二,還不滿足就檢索所專業三,一直檢索到滿足錄取條件的專業為止。如果在專業五中斷了,就像填滿六個專業沒有勾選服從調劑一樣,無法繼續后面的檢索。
基于以上解決問題應具有的觀念,在下面部分我會針對文中開頭問題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Ⅰ、在第一志愿中爭取沖上了就要被錄取,否則在同批次下,后面的志愿都將無效,只能等待下一個批次或者征集志愿的招生。
此情況下,具體解決方案是:唯一能確保第一志愿沖上了能被錄取的條件是將六個志愿填滿,并服從調劑。只是被調劑的專業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這也是我如果不是名校就不贊同“沖一沖”的原因之一。
Ⅱ、在第一志愿沖不上時,考生的第二志愿就發揮作用了。
此情況下的具體解決方案是:只要不重復第一志愿的填報方式,并下降一定梯度(具體下降多少后期有文介紹)的分數,就基本可以說這個志愿“穩”了,但這里說的“穩”是相對的,如果沒有填滿六個專業和勾選服從調劑,就仍有未被錄取的風險,只不過因為下降了梯度,這個風險已經相對較小了而已。
Ⅲ、因為各高校最低投檔線都是在志愿填報結束后才公布的,畢竟沒有誰敢保證今年各高校的最低投檔線是多少分。
所以具體解決方案是:考生可以根據上一年(最好是歷年)的最低投檔線數據來預估今年的最低投檔線分數。
高考志愿填報是人生中的一作大事,關乎大學的學習、生活和以后的就業。雖然說我自認文章嘔心瀝血,但我仍建議大家多方參考、多方學習,不能以任何一個人的經驗和標準就直接去填報志愿。因為每一個人談的經驗分享都只是最適合自己當年高考時的志愿填報情況,甚至有一些沒經歷過高考志愿填報的人,也能說的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