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個問題:高考改革,跟你當老師有關系嗎?
答案是:有。
理由很簡單:高考是人生一大考,每一次的改革,都會造成教師資源的變動。
目前,8省市高考在2021年起采用“3+1+2”改革方案。“3”意為每個考生都要考語文、數學、外語;“1”意為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和歷史中挑選一科;“2”意為在生物、化學、地理、思想政治中任選2科。
隨著新高考的實施,全國各地中小學包括幼兒園都會受到影響,全面素質教育是未來趨勢。
例如,如果想讓孩子選擇最適合自身的專業成就未來,就得確保孩子從“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就”;而這些,需要從小開始培養興趣和特長,為未來打算。可以說,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歷史性改革。
在這改革浪潮中,教師資源的需求量將會增長,尤其鄉村教師更是短缺。而以下這4個學科的老師,會越來越受歡迎。
8個省份進行新高考模式“3+1+2”,其中的“1”意為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和歷史中挑選一科。那么,在這里就有一個細節需要探究:你覺得學物理跟歷史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在于:學物理,難度較高但可以報考很多大學專業;學歷史,難度較低但只能報考純文科性質的大學專業。
根據福建教育廳——廈門大學2021本科擬招生要求(“3+1+2”模式)數據表明:廈大招生大類專業共47個,要求首選報考科目是“物理或歷史均可”占比為61%,“僅物理”占比為18%,這說明報考物理都能滿足廈大招生的基本要求。
那么,物理老師在未來會不會更吃香呢?
學長認為:會!
學長曾去農村支教,那里的教師資源非常匱乏,經常出現“一師兩用”。有位心理專業出身的老師,既是教政治又要兼顧心理輔導,這也說明教師資源再匱乏學校還是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再加上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增設“心理健康教育”面試學科,在當今高考新模式改革的同時,我國也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心頭。
心理健康教師的數量增長,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喜歡的同學不妨考慮這個。
翻一番大學本科專業,你會發現增設很多關于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相關的專業。
而諸多互聯網巨頭都圍繞著做大數據,軟件開放,人工智能AI,網絡空間安全,通訊工程等技術,從而導致這些人才的需求量提高。
且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也增設了“信息技術”面試學科,為了發掘并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信息技術教師會越來越受歡迎。
隨著新高考的到來,將會建立并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改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
其中的藝術素養,是需要專業教師引導學生對藝術的感受、理解和賞析,但是大部分農村學校急缺藝術教師。
因此,未來的藝術教師也會隨之增長。
如果你打算做一名教師,那么多關注教育相關信息是有一定幫助的。提早了解行業信息,就可以做正確的判斷。當你不清楚想當什么老師的話,不如參考這4個學科。